(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恆大集團」週一(8月25日)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下市,結束該公司在港股的16年上市之路。根據香港交易所本月12日公告,因恆大過了18個月停牌期仍未能恢復交易,港交所上市委員會決議取消恆大的上市地位,並於25日正式除牌。
回顧恆大過去發展,2009年11月在香港風光上市,以90億美元的市值,創下當時中國民營房產開發商在香港上市的最高紀錄。
港股上市8年後,恆大市值一度飆升至510億美元,但近年來因債務危機跌到2.82億美元;股價也從巔峰時期的每股31.39港元,到19個月前最後一次交易時,已跌至每股0.163港元。
中國房地產行業如今處於流動性緊縮和需求不足的困境,恆大恐怕不會是最後一個在港股下市的中國房產企業。兩週前,香港高等法院下令中國物流業者與地產開發商「華南城」清盤。自2021年以來,香港法院已經對包括恆大在內的至少6家中國房企發出清盤令。
外界估計,房地產業佔中國GDP的四分之一以上。2021年,中國強化對房地產業融資的監管,此後產業又面臨接二連三的危機,開發商先後爆發違約,被迫展開債務重組。儘管央行和地方政府放鬆限購政策,但在經濟發展預期低迷的情況下,刺激措施似乎難以奏效。
圖片來源: Zhao Qirui/Costfoto/picture alliance 中國房地產商碧桂園2024年2月28日表示,27日遭債權人提出了清盤呈請。消息一出,碧桂園28日在香港股價下跌約12%。在中國政府欲重建各界對房地產業的信心之際,此事也對經濟前景蒙上陰影。此前碧桂園是為數不多的沒有出現資金問題的中國大型開發商之一,但2023年上半年虧損達到了67億美元。9月中,碧桂園獲得債權人的批准,將六隻境內債券的償還期限延長三年。
圖片來源: HPIC/dpa/picture alliance中國房產巨頭恆大集團才剛於今年1月底遭香港高等法院裁定資不抵債,勒令清盤。碧桂園債務估計約1.36兆人民幣(約1900億美元),接近其1.43兆人民幣的資產;恆大集團負債則達到3000億美元。恆大2023年9月22日提交給證券監管機構的公告中稱,由於房地產銷售不如預期,該公司認為有必要重新審視350億美元的債務重組的方案。9月底,恆大證實其創始人許家印"因涉嫌違法犯罪,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2021年恆大陷入資不抵債,導致了一系列開發商違約,引發了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崩解。
圖片來源: Andy Won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2023年8月,有報導稱中國最大私人信託公司中融信託出現財務危機,無法完成信託產品的兌付,影響範圍可能達到人民幣3500億元。其母公司中植集團也承認有流動性困難,計劃債務重組。8月16日,約二十名抗議者在北京中融信託大樓前抗議要求還錢,他們購買了高收益的金融產品,卻無法得到兌付。信託業歷來是房地產商重要的資金來源,房地產業的爆雷也使信託業陷入危機。
圖片來源: REUTERS中國央行2023年8月宣佈降低首次購房者現有抵押貸款利率,以及部分城市的購房首付款比例。從8月末到9月初,廣州、深圳、北京、上海相繼官宣實施"認房不認貸"政策,名下無房人群的購房門檻比之前降低,不少購房人將由二套房資格變為首套房資格,首付比例大幅下調。此後有報導指北京的房產交易出現小幅反彈。但更多的專家指出,這些措施可能會使房地產交易中產生短期反彈,但不足以穩定房地產市場。」
圖片來源: Reuters/Jason Lee據中新社發布的一段影片,中國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的賀鏗9月23日在2023中國實體經濟發展大會上稱,「現在房地產供應過剩,空置的房屋究竟有多少,各個專家估出來的數字相差很大,但是14億人可能住不完。」他認為「房地產企業必須轉型,早轉型早主動」。
圖片來源: DW資產管理集團思睿投資(Grow Investment)首席經濟學家洪灝表示,調整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可能需要多年甚至長達十年的時間。「原因是,我們為中國人建造了太多的住房。」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底,全國未售出房屋的總建築面積為6.48億平方米。根據路透社的計算,以平均房屋面積90平方米來算,中國未售出房屋的總建築面積當於720萬套房屋。這還不包括因現金流問題已售出但尚未竣工的大量住宅項目。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恆大最初靠著大量舉債投入房地產開發,其債務總額約為3000億美元。但中國政府在2020年為了控制房市過熱和防範金融風險,收緊對房地產市場的監管,讓恆大的債務問題開始顯現,引爆中國房企債務危機,而恆大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路透社引述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的經濟學家Gary Ng分析,稱下市「很大程度上只是象徵性」,但仍標誌著中國房地產行業黃金時代的結束。
通過收稅調節房價 中國樓市何去何從?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中國房地產活動曾貢獻中國GDP大約四分之一,過去幾年來北京曾嘗試重振房地產業,但香港奧陸資本首席投資官蔡金強表示:「當人們口袋空空時,很難重振消費需求和情緒。」
與此同時,恆大創辦人許家印自2023年被拘留至今,該公司清算人正在與他進行訴訟,要求凍結他和前配偶的海外資產,並追回支付給他和其他前高層的60億美元股息和薪資。
恆大律師估計恆大債務清算過程將耗時長達10年,且債權人能夠追回的資金比例將會非常低。路透社週一報導指出,債權人提出的索賠總額高達450億美元;恆大的清算人上週則稱已透過出售離岸資產,回收約2.55億美元。
恆大債台高筑 投資者憂血本無歸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