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不是評說對方,而是相互探討"

2013年1月12日

2012年德國三大私人基金會聯合舉辦了為期一年的"磁石中國"系列討論會。策劃這一項目的柯爾伯基金會(Koerber-Stiftung)國際部主任鮑爾森博士(Thomas Paulsen)說,互動是其中最精彩的部分。

Foto wurde uns von der Pressestelle der Körber-Stiftung am 1.2.2012 überlassen Foto: Körber-Stiftung / Marc Darchinger
"磁石中國"第一場討論會現場圖片來源: Körber-Stiftung/Marc Darchinger

德國之聲:去年一年你們都在舉辦"磁石中國"系列討論會。您還記得,一共舉辦了多少場討論會嗎?

鮑爾森:一共10場。這都是柯爾伯基金會同博施基金會(Robert Bosch Stiftung)和貝塔斯曼基金會(Bertelsmann Stiftung)一同組織的。

德國之聲:舉辦這個系列討論會預期達到怎樣的目的?

報告人之一: 前德國總理施密特圖片來源: Körber-Stiftung/Marc Darchinger

鮑爾森:3個私人基金會聯合起來舉辦這個系列,希望借"2012中國文化年"的契機,尋求同中國進行對話,讓討論議題盡量廣泛,並將它們介紹給全德國感興趣的聽眾與觀眾。

德國之聲:回顧這一年的活動,您能做出怎樣的總結?

鮑爾森:反響很大,這一點出乎我們的意料。我們得到的反饋非常積極。10場分別在柏林、漢堡、海德堡、法蘭克福、波昂和杜塞道夫等城市舉辦的討論會辦下來,我們直接的觀眾就達到近2500人。我可以描繪柯爾伯基金會主辦的我所親臨的討論會 ,特別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觀眾對中國瞭解的程度以及願意進行探討的態度。對於我們而言,重要的是不僅在台上討論,同時也至少拿出20至30分鐘同到場的觀眾進行討論,而這部分實際上是討論中最精彩的。

德國之聲:那就是說,你們開展的是納入觀眾的互動式討論?

報告人之一: 波昂大學政治學教授辜學武圖片來源: Körber-Stiftung/Marc Darchinger

鮑爾森:對。我們柯爾伯基金會的一個宗旨是,不是評說對方,而是相互探討。我們認為,讓觀眾得到參與的機會就屬於這一范疇。它同時也包括,我們在這裡不是對中國評頭品足,而是同中國知識分子、經濟界人士等探討中國。這也是我們這一系列中最艱辛的一個方面,因為我們試圖每場討論會都至少有一名來自中國的報告者。

德國之聲:如果討論中國,那麼對德國觀眾而言,最讓他們感興趣的是哪些議題?

鮑爾森:總體而言,人們對中國懷有巨大的興趣。它涉及所有議題,從經濟、外交、環境到人權,人權是一個特別重要的議題,民眾的自由權利,還有政治高層換屆。還有一個議題,那也是一場最精彩的討論會之一,即數字革命,人們提出的問題是,社交網站將會帶來怎樣的社會變革。

德國之聲:身在德國同中國進行針鋒相對的辯論,這是可能的嗎?

一場討論會的鏡頭:Sabine Stricker-Kellerer,Jörg Wuttke,王碩圖片來源: Körber-Stiftung/ Claudia Höhne

鮑爾森:我們當然進行了面對面的辯論。

德國之聲:您可以舉出一個例子嗎?

鮑爾森:我還記得一個我親自主持的一場討論會,討論的一方是歐盟議會議員比提科夫(Reinhard Buetikofer),另一方是上海同濟大學教授王義桅。他們二人就中國的外交政策進行了激烈辯論。另一場討論是在德國綠黨聯邦議員馮‧克拉蒙(Viola von Cramon)與中國經濟學者崔之元之間進行,他們的議題是"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及中國的穩定。這些都是辯論。我們要的不是從歐洲和中國分別請來兩個討論人,讓上他們上台表述一致的觀點。對此我們非常重視。

德國之聲:但以上辯論好像都不包括反對派人士,那些直面同執政者抗爭並要求結束一黨統治的人。為什麼呢?

鮑爾森:首先我想說,我們這個"磁石中國"系列討論會一開始就明確作出決定,不同中國的官方部門進行正式合作,我們這三家基金會本身就是獨立的私人基金會。對我們重要的是,獨立自主地進行會議策劃,讓中國國內各種不同的觀點都能得到清楚的展現。我們沒能邀請到所有我們想邀請的人,不是所有收到邀請的人都接受了邀請。

德國之聲:哪些人沒有接受你們的邀請?

鮑爾森:我現在一下子說不出他們的姓名。邀請中方演講人是這個系列活動中最大的難點之一,不論他們出自那個陣營,想說服他們到德國來參加一場一個半小時的討論會,都非常之難。

德國之聲:對您個人來說,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場討論會?

柯爾伯基金會(Koerber-Stiftung)國際部主任鮑爾森博士(Thomas Paulsen)圖片來源: Körber-Stiftung/Marc Darchinger

鮑爾森:是那場同《華爾街日報》中文版主編袁莉的討論。袁莉談到微博等社交網站等議題,以及記者在中國遇到的限制、檢查等問題。但儘管如此,她還是表達了她真心的對中國發展的基本樂觀態度。我對這一點印象尤為深刻。

德國之聲:人們會"樂觀"地思考中國的未來嗎?中國有著堆積如山的問題,如貧富之間的鬥爭、新聞缺乏自由等等。您會以怎樣的眼光思考中國呢?

鮑爾森:我想,除了同中國展開對話,別無其他選擇,因為在國際政治和國際關係中,中國至關重要。當今幾乎沒有一個全球性問題可以不要中國的參與得以解決,比如我們的金融體系,或者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等。因此,必須同中國對話,而且是在廣泛的基礎上,同更多有影響的人物。要盡可能討論所有議題,簡單的要談,複雜的也要談。

德國之聲:本系列缺乏某些議題嗎?假如您有機會,您會添上什麼議題呢?

一定要讓我說出哪些議題沒有討論到,也是強人所難的事情。中國如此之大,用10場討論會當然不能涵蓋所有的議題,它的廣大和複雜,都是不可能以10場討論會可以應付的。但如果再舉辦類似的活動,我們會更為關注年輕一代,邀請他們的代表同我們一道進行討論。

採訪記者:李魚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