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第75屆戛納電影節本周六(5月28日)落下帷幕,瑞典電影《無限悲情》(Triangle of Sadness,又譯《悲情三角》)獲得最佳影片金棕櫚獎。這是該片導演魯本‧奧斯特倫德(Ruben Östlund)第二次獲此殊榮。《無限悲情》是一部諷刺資本主義的喜劇片,講述的是一艘載有一群超級富豪的遊艇被海盜劫持,乘客們被困在一個荒島上。清潔女工是唯一一個懂得釣魚和點火的人,並成為這群人的領導者。
.
韓國導演朴贊郁(Park Chan-wook)斬獲了最佳導演獎,他的作品《分手的決心》(Decision To Leave)講述了一名偵探愛上了一起謀殺案主要嫌疑人的故事。主演是中國女星湯唯和韓國男星朴海日(Park Hae-il)。另外,曾主演過橫掃奧斯卡的韓國電影《寄生蟲》的男演員宋康昊(Song Kang-ho)收獲了影帝頭銜,這位韓國演員憑借在日本導演是枝裕和(Hirokazu Kore-eda)執導的首部韓語電影《嬰兒轉運站》(Broker)的精湛演出,奪得最佳男主角獎。
戛納電影節70年的歷史中,這幾部影片不僅榮獲「金棕櫚」大獎,更是在電影史上留下深深的腳印。 圖片來源: Reuters/S. Mahe 《阿黛爾的生活》 (英文: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 (2013) 這部法國導演柯西胥(Abdellatif Kechiche)指導的女同主題的影片,4年前拿下「金棕櫚」,並成為媒體廣為關注的作品。影片中大尺度的女同性愛場面震撼了不少觀眾。而影片的主旨是講愛情可以帶來的美好和痛苦。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lamode Film 《巴黎,德州》Paris, Texas (1984) 1979年,德國導演施倫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根據《鐵皮鼓》改編拍攝的影片首次將「金棕櫚獎」捧回德國。1984年,德國導演溫德斯(Wim Wenders)指導的《巴黎,德州》(也譯「德州巴黎」)再度征服戛納電影節評委,榮獲「金棕櫚」。該片女主娜塔莎‧金斯基(圖)也一舉成名,躋身好萊塢巨星之列。
圖片來源: Imago/United Archives 《白絲帶》Das weiße Band (2009) 奧地利導演哈尼克(Michael Haneke)的德語影片《白絲帶》是一部戰爭劇情影片,講述一戰前夕德國北部一座小村莊發生的一系列離奇故事,並毫不修飾地展現當年德國社會發生在家庭內部的並非罕見的悲劇。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Les Film du Losange 《低俗小說》Pulp Fiction (1994) 也譯為《黑色追緝令》的這部電影出自大導演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之手,是一部1994年美國黑色幽默犯罪片。劇中一些角色成了影壇經典人物,該片也對之後幾代電影人有深遠影響。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KPA 紐西蘭女導演坎皮恩(Jane Campion)1993年的作品《鋼琴課》摘取當年的「金棕櫚獎」,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女導演。影片講述了聾啞人少婦埃達遠嫁他鄉,她帶來了女兒和心愛的鋼琴。在教鋼琴的過程中發生婚外戀、丈夫發現婚外情並砍斷妻子的手指作為懲罰和阻止鋼琴課的殘忍手段,但仍未能阻止真愛的繼續。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kpa 《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 (1990) 美國導演大衛‧林奇(David Lynch)指導、尼古拉斯‧凱奇(Nicolas Cage)主演的《我心狂野》是一部集愛情、驚悚和偵探題材於一身的影片,1990年榮獲「金棕櫚」並非在評委成員中沒有爭議。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 「金棕櫚獎」並非只是歐洲和北美等西方影片獨霸的獎項,1982年,土耳其影片《自由之路》也獲此殊榮。影片反映了當時土耳其政治和社會的種種問題,通過幾位階下囚獲得假釋的一回想探親的劇情,展現土耳其當年階級鬥爭、民族矛盾等問題。
圖片來源: Imago/United Archives 西班牙黑白影片《維莉蒂安娜》1961年摘取「金棕櫚獎」,是導演布紐爾(Luis Bunuel)最有爭議的影片之一。該片在西班牙被禁播10餘年之久。影片挑戰了宗教、愛情、犯罪等幾大經久不衰的題材。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 1979年戛納電影節的評委在「金棕櫚」頒發給哪部影片問題上意見不一致,以至於最終頒發兩個「金棕櫚獎」,一部影片是德國作品《鐵皮鼓》,一部是美國導演科波拉指導的《現代啟示錄》。後者根據小說《黑暗之心》改編,講故事背景設在越戰期間的越南。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United Archives/IFTN 《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 (1976) 1976年榮獲「金棕櫚」的美國影片《計程車司機》是一部反戰爭題材作品,男女主角羅伯‧狄尼洛和朱迪‧福斯特因本片一舉成名。後者在出演本片時只有13歲。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United Archives/IFTN
戛納電影節是全球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多部華語電影曾在電影節上斬獲過獎項,比如1994年憑借張藝謀電影《活著》獲得最佳男主角的葛優,2000年憑借王家衛導演的《花樣年華》摘得戛納影帝的梁朝偉。今年湯唯也入圍最佳女主角提名,不過,最佳女主角獎頒給了流亡法國的伊朗女演員易卜拉希米(Zar Amir Ebrahimi),她主演的是伊朗導演阿裡阿巴斯(Ali Abbasi)執導的《聖蛛》(Holy Spider)。
青年導演陳劍瑩執導,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小女兒姚安娜主演的《海邊升起一座懸崖》,獲戛納短片金棕櫚獎。陳劍瑩上台領獎時先用英文發表了獲獎感言,她最後用中文感謝了自己的團隊、天浩盛世和她的父母,並表示片中描述就是她站在中國土地上感受到的詩意和深情。姚安娜去年簽約天浩盛世出道受到爭議,這次參演的電影獲獎的消息也引起網民熱議。有網民評論道:「資本家親生女兒就是不一樣,內娛就算最有資源的小花還在互相扯頭花呢,人家一上來起點就是戛納,這怎麼比啊。」 有人說:「投胎確實是技術活」,還有人指出「得獎的是導演跟公主沒有一毛錢關係」。
2021年戛納電影節上獲得這個獎項的也是一部華語作品:香港青年導演唐藝的短片《天下烏鴉》獲得短片金棕櫚獎。
(德新社,法新社等)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