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克萊斯勒採取的是蠻橫手段
2004年7月17日在德國的一些小型企業,延長工作時間而不增加報酬的做法已經實行了好幾年。如果一個企業在生產成本上遇到問題,在職工委員會和工會同意的情況下,企業職工基本上是願意做出讓步的。大家寧可多工作幾小時來保住飯碗,也不願老闆裁員落得失業。由於增加的工作時數並不計酬,生產成本自然降低,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增強。
現在,大公司也想運用這一模式。西門子公司就以這種方法避免了兩家工廠4000個工作崗位的流失,否則公司計劃將生產轉移到勞動力低廉的東歐國家。一部分人希望而另一部分人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其他企業也要求它們的職工多工作而放棄這一部分報酬。企業爭取的核心是,在不加薪的情況下,從一周工作35小時回到40小時的標準。
西門子公司總裁皮埃爾說服了自己的員工認識到以這種方式降低成本的必要性。他指出兩家面臨停產的手機廠嚴重的虧損情況,對此職工委員會和工會不能視而不見。而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的情況完全不同。去年一年,在整個集團57億歐元的盈利中,就有31億歐元的利潤來自賓士汽車。就是說,儘管職工薪水較高,並享有豐厚的優惠待遇,但賓士汽車集團的盈利情況不錯。在這種情況下,公司領導層還要求在總部所在的斯圖加特,減少5億歐元的人員開銷。如果這一要求被拒絕,公司計劃把賓士C系列轎車的生產轉移到北部的不萊梅或南非,斯圖加特將因此失去6000個工作位置。
實際上,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僅僅在巴登符滕堡州面臨成本過高的問題。原因之一是,在本來已較高的計件薪水之外,從中午12點起,工人還有20%的晚班補貼,從19點起補貼升高到30%。而且還規定每個小時有5分鐘的休息時間。這樣的條件是別的地方沒有的。累計下來,不萊梅分廠的工人一年要比斯圖加特的工人多工作兩周。儘管如此,不萊梅分廠的工人還是同斯圖加特的同事們站在了一起,因為他們知道,只要公司在減少薪水方面在一個地方取得了成功,很快就會輪到下一個地方。另外工人們對公司上層經理人員追求個人利益以及熱衷於擴大集團規模的做法十分氣憤。因為技術人員和工人在設計室和流水線旁辛勤創造出來的上億歐元利潤,通過各種分配渠道消失在戴姆勒公司龐大的肌體和在全球收購的各類公司中。
德國的許多大企業都在關注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的糾紛,因為無論結果如何,它都將起到表帥的作用。如果公司方面得以實施其計劃,不僅取消特殊補貼,而且延長工作時間,那麼其他企業也會紛紛效仿。在目前德國經濟顯露復甦跡象,企業開工率上升的情況下,加班不加薪會發展成為實際薪水減少,導致生產成本降低,最終企業的競爭力和利潤會提高。儘管這聽起來符合邏輯,似乎也不可避免,但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的經理們採取了蠻橫的手段,迫使工人們做出選擇,要麼增加工作時間,變相降低薪資,要麼失去工作。這種強硬的態度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查瓦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