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 新加坡國會週三 (5月8日) 以大比數通過《防止網上假資訊及操縱法》(Protection from Online Falsehoods and Manipulation Act)。在野黨反對新法,但在國會只佔9席的他們無法阻擋法案通過。
新法要求網上媒體平台修正或移除被政府認定為不實的內容,違法者最重可被判入獄10年或罰款100萬新加坡幣 (約73.5萬美元)。當局也有權要求科技公司,對用於惡意活動的假帳戶採取行動。
根據無國界記者公佈的新聞自由度排名,新加坡在180個地區中僅排名第151,落後於大部分東亞和東南亞鄰居。
這部法律招致人權團體、新聞和科技業者的批評,質疑進一步收緊言論自由空間。但新加坡法律部長一直堅稱新法例不會損害言論自由。當局解釋,新加坡因為其國際金融樞紐、種族宗教多元和網路使用廣泛的背景,更容易受到假新聞影響。
寒蟬效應?
新加坡媒體 New Naratif 總編輯韓俐穎 (Kirsten Han) 擔心,新法律被政府用作針對社運分子和公民社會。她向德國之聲表示﹕「我們清楚看到,以往政府如何利用藐視法庭罪、誹謗罪對付批評執政黨的異見者,現在他們多了一個武器。」她解釋﹕「政府擁有很大權力判斷何謂假資訊。記者、出版商、臉書和推特用戶都會受影響,當局甚至說新法例適用於已經加密的通訊軟體,換言之WhatsApp、Telegram、Signal也不倖免。」
韓俐穎也質疑新加坡的假資訊問題並不嚴重,根本沒有必要立法。她說﹕「印度、緬甸的假資訊嚴重氾濫,甚至導致暴力事件,但新加坡沒有此程度的問題。相反,政府非常有效地掌控發佈訊息的渠道——當局活躍於社群網站而且觸及面很廣,主流媒體也很願意發放政府的公告。我不認為新加坡存在問題,所以整部法律的力度看來非常不合比例。」
社運人士則擔心,新法例賦予政府過大權力過濾資訊。人權觀察亞洲區副總監菲爾羅伯遜 (Phil Robertson) 說﹕「此法律將會為東南亞的網路自由帶來『寒蟬效應』,而且很可能開啟一場資訊戰,因為他們企圖把其狹窄的定義加諸『真相』之上。」
科技巨頭憂心忡忡
新加坡近年來銳意發展為區內的創新科技中心,但多個科技巨頭都對這部法律感到十分憂慮。
臉書亞太區副總裁西蒙米爾納 (Simon Milner) 回應﹕「我們對新法律的憂慮不減,它授予新加坡行政當局巨大權力,迫使我們移除當局視為假訊息的內容,以及向用戶推播政府的通知。」他期望當局以「符合比例和可量度」的方式執行法律。
就在去年,臉書和新加坡政府發生衝突。當局認為一則關於國有銀行和捲入醜聞的馬來西亞IMDB基金的文章「不實和惡意」,但臉書拒絕移除該帖文。新加坡開國元首李光耀在2017年去世後,現任總理李顯龍和兄姊的不和浮上枱面,後者更在臉書上公開指責這位總理濫用權力。
谷歌質疑該法例窒礙創新產業發展﹕「我們仍然擔心,這部法律會損害創意和數位資訊成長的生態系統。...重要的是法律如何執行,我們承諾政策制定者合作。」推特希望,新加坡政府考慮公司在諮詢期提出的憂慮和建議,並納入到執行守則當中,特別是對言論自由的影響以及潛在的過度規管。
新聞從業員韓俐穎認為,現有的法律會帶來反效果,建議設立《資訊自由法》來對抗假資訊。她解釋﹕「很多時候,記者和學者被迫依賴片面的事實進行報導和研究,因為我們無法掌握全盤的資訊。政府擁有所有資料卻不常公開它們。如果有了《資訊自由法》,人們可以接觸更多資訊,產出更優質的報導和研究。」
她認為﹕「我們應該透過開放來建立信任,我不認為新法律有助於建立信任,因為政府可能利用它審查批評公營機關的意見。」
李芊 (發自台北)
世界上很多記者被逮捕,遭受酷刑或者被殺害。只因所從事的工作,他們便成為政府、販毒集團或者「狂熱宗教信仰者」打擊迫害的目標。在5月3日新聞自由日之際,德國之聲回顧了全球為維護新聞自由而遭受殺害和迫害的媒體工作者。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S. Hamed
曾為德國之聲撰稿的中國記者高瑜是異議人士、部落格作者和人權活動家。她在中國受到巨大壓力。高瑜在2014年被逮捕,並於2015年4月以涉嫌洩露國家機密罪被判處高達七年的有期徒刑。在國際壓力下,她獲准出獄但在家中被軟禁。
圖片來源: DW俄羅斯:尼古拉‧安德魯什申科(Nikolai Andruschtschenko)
在聖彼得堡街頭,他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不明身份者毆打。2017年4月19日,73歲的尼古拉‧安德魯什申科因傷勢嚴重死亡。這位記者經常撰文抨擊破壞人權和刑事犯罪行為。在他最後的一篇文章中,他還在揭露總統普丁借助犯罪分子和克格勃的扶持上台的醜聞。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D. Usov 墨西哥:米羅斯拉瓦‧佈雷西(Miroslava Breach)
2017年3月23日,她在自家門前被殺手槍殺。槍手向其頭部連開8槍。佈雷西經常報導墨西哥販毒集團貪污、腐敗的罪行。她是今年3月份在墨西哥被殺害的第3名記者。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NurPhoto/C. Tischler
2017年2月25日,女記者希法‧加迪在伊拉克北部戰爭前線死於地雷爆炸。這位伊朗女性任職於埃爾比勒的庫爾德新聞電視台,是經常對伊拉克軍隊與「伊斯蘭國」之間的戰事進行報導的戰地女記者。在摩蘇爾地區,已多次發生所謂的「伊斯蘭國」恐怖分子綁架,驅逐或者殺害記者事件。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AA/F. Ferec
阿維濟特‧羅伊建立了取名「Mukto Mona(自由精神)」的部落格群。他自稱是「世俗人道主義者」,因此引起孟加拉伊斯蘭極端分子的仇恨。羅伊生活在美國。2015年2月他前往達卡參加書展時,宗教狂熱分子用刀將他殘暴刺死。在孟加拉,經常有持批評性立場的博主被伊斯蘭極端分子殺害。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M. U. Zaman 沙烏地阿拉伯:雷夫‧巴達維(Raif Badawi )
这位沙烏地阿拉伯網路活動家被判處十年有期徒刑和鞭打1000下的酷刑。自2012年以來,雷夫‧巴達維便因「侮辱伊斯蘭」罪被監禁。在2015年1月,他第一次遭受公開鞭笞。鑑於要求將其釋放的全球性運動,當局停止了對他的處罰。他的妻子恩薩夫‧海達爾( Ensaf Haidar)和孩子在加拿大獲得庇護。
圖片來源: Imago/C. Ditsch烏茲別克斯坦:薩裡揚‧阿布杜拉克曼諾夫(Salijon Abdurakhmanov)
自2008年以來,薩裡揚‧阿布杜拉克曼諾夫便過著鐵窗生活。僅以憑空捏造的證據,他便被判處所謂的窩藏毒品罪。記者無國界組織稱當局給批評人士扣上窩藏毒品的帽子是為了封其口。阿布杜拉克曼諾夫的「罪行」是:他為獨立的網路媒體、美國之音以及其它媒體撰寫抨擊貪腐、破壞人權和環境的報導。
土耳其裔德國記者丹尼斯‧於傑爾自2017年2月以來被監禁在土耳其的一所監獄。土耳其當局指控這名「世界」報記者進行恐怖主義宣傳和煽動,但是卻拿不出任何證據。儘管德國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土耳其總统艾爾多安仍宣佈永遠不會釋放於傑爾。自2016年7月土耳其爆發未遂政變以來,已經有140多名媒體工作者被逮捕。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C.Merey亞塞拜然:默赫曼‧胡賽諾夫(Mehman Huseynov)
他出版了社交網路雜誌,鞭撻腐敗和侵犯人權的行為。胡賽諾夫是亞塞拜然最普及的影片博主之一。他發起的「追捕貪官」運動矛頭指向亞塞拜然的高級貪官。他因此多次受到威脅,2017年3月被以誹謗罪判處兩年監禁。
圖片來源: twitter.com/mehman_huseynov馬其頓:托米斯夫‧凱薩羅維斯基(Tomislav Kezarovski)
他是東南歐唯一被關押的政治犯:托米斯夫‧凱薩羅維斯基令當局不舒服,因為他援引警方內部報告並對另外一名因不明死因的記者展開調查。他在2013年10月的一次令人置疑的庭審中被判處四年半有期徒刑,二審時被判兩年監視居住。現在,他正在著書描述他的獄中生活。
圖片來源: DW/K. Blazevs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