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抗戰紀唸成為民族主義的新動力

2011年9月17日

德國歷史學家烏爾班思基(Sören Urbansky)認為,紀念"9‧18"反映了當代中國的普遍歷史觀,回憶戰爭不只是為了紀念蒙難者,更是為了激勵愛國主義。這種為政治所利用的回憶文化,阻礙著人們對歷史進行適當的清理。

Das Museum des Chinesisch-Japanischen Krieges 1894-95 befindet sich auf die Liugong-Insel, die wohl bekannteste unter den 100 kleineren Inseln vor der Küste von Weihai, Shandong Provinze.
位於山東劉公島上的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館址設在劉公島北洋海軍提督署圖片來源: Xiao Xu

這篇發表於《新蘇黎士報》(9月16日)的文章寫道,"在中國,9月18日是回憶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暴行的重要日子。每年都在重複同樣的儀式。……可是,儀式並非僅僅'來自上頭'的規定。當部落格主在網上論壇寫進反對昔日的侵略者日本的民族主義煽動性文字時,他們是在自願地支持政府。"

作者認為,"……中國的抗日戰爭在很長時期並不是激勵愛國主義的源泉。在人民共和國的頭30年,30、40年代的抗日戰爭幾乎沒有扮演什麼角色,在毛領導下,全國對這場可怕戰爭的諸多方面更是保持沉默。無處不在的是(宣傳)共產黨人針對內外敵人必然勝利的目的論,首先是針對蔣介石領導下的國民黨人。在沈陽,很長時間只有一塊紀念碑回憶這個'滿洲事件',到了90年代中期,人們才在沈陽和東北其他城市每年一次拉警報、按汽車喇叭紀念恥辱。1999年在沈陽開放的紀念館因此也就成了全國記憶文化的代表,揭示了當代中國普遍的歷史觀。

"1978年之後的改革和1989年天安門廣場大屠殺,才迫使政府和公眾轉向20世紀降臨亞洲的最嚴重戰爭創傷。傳奇般的標兵雷鋒、光輝燦爛的長征以及一系列共產黨神話雖然長期是意識形態的楷模,卻從此幾乎不能再將民眾凝聚起來。北京的理論家們開始尋找新的粘合劑,讓分崩離析的社會團結起來,同時使之遺忘'新中國'的黑暗篇章。"

文章接著寫道,"隨著一場探討20多年前事件的學術討論受到政治制裁,也就發出了歷史政治轉折的訊號。第一批文件匯編公佈後,與政治方針保持一致的學術文章迅速跟上,打開了面向大眾的通俗故事的閘門,伴以新建的紀念館、故事片、肥皂劇、網頁和微部落格。對抗戰的回憶上升為中國民族主義的新動力,呈現出與那些導致1989年對抗的內部力量相抗衡的愛國主義另一極,從此要將任何分裂主義都窒息在萌芽之中。

被操縱的回憶阻礙清理歷史

"要想明白為什麼在今天的中國對那場戰爭的回憶比30、40年前具有更重要的意義,也就必須看到地緣政治的大氣候。在蘇聯和東歐的馬克思主義政權垮台之後,尋找一個合法的意識形態,希望減少美國和日本在東亞的影響,以及合並台灣的願望,是導致這種歷史政治轉變方向的核心因素,。將中國人民當作日本帝國主義的受害者加以表現的主意,也就從而產生,時間正是人民共和國作為被認真對待的大國重返世界舞台之際。"

作者指出,"從歐洲來看亞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和中國勢不兩立的立場,隨著被操縱的對戰爭的回憶而產生。……儘管東京和北京之間的駭浪大概已經和緩一些,但是,對於日本佔領的回憶至今不只是服務於紀念蒙難者。因為,一個變成被政治利用的自我憐憫的乏味回憶,也在中國阻礙著人們對戰爭進行適當的清理。"

摘譯:林泉

責編:樂然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