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拼貼的正義,折翅的崛起

2012年8月11日

舉世關注的谷開來案本周在安徽合肥開庭。庭審象排演好的戲劇波瀾不驚,但它仍然成為全球性話題,掩蓋了中國奧運代表團引發的噓聲與掌聲。更重要的是,人們透過此案,看到了中共政權晦暗的前途。

Police officers walk inside Hefei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where the Gu Kailai trial will be held on Thursday, in Hefei, Anhui Province August 8, 2012. China holds its most sensational trial this week since convicting the Gang of Four over 30 years ago, putting Gu Kailai, the wife of deposed leader Bo Xilai, in the dock for murder. REUTER/Aly Song (CHINA - Tags: CRIME LAW POLITICS)
圖片來源: Reuters

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李平的評論,認為「谷開來被送上審判席,與其說是刑事審訊,不如說是政治審訊,與其說是對她及幫兇的審訊,不如說是對其丈夫薄熙來的審訊。在谷開來案公諸於世的時候,野心勃勃的薄熙來的政治前途已被判死刑。」並進一步質疑道:「央視雖然播出獨家消息,貌似增強透明度,微博為甚麼禁止評論、為甚麼屏蔽谷開來的搜索?如此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反映當局心虛得很,是擔心審訊不公正受到質疑?還是擔心民眾藉案件挑戰中共的合法性?」

《紐約時報》顯然認為,答案不言而喻。其報導引用布魯金斯學會的中國政治專家李成的話說,「黨的領導人也可能擔心在庭審中公開相關財務交易的細節——知情人士稱,這些交易可能涉及數千萬美元。雖然幾乎沒有一個中國人對領導人的廉潔抱有幻想,但黨的官員們未必希望讓這些骯髒情節如此高調地曝光,尤其是有關薄熙來的情節,因為薄在領導層的某些派別和普通中國人中仍有很大的支持。他們急於把焦點保持在謀殺案上,這比處理腐敗問題容易多了。"

Chi1108 Changping - MP3-Mono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英國《泰晤士報》社論也宣稱,「審判不是公平和正義,而只是拼貼的正義。即便如此,海伍德案件仍然前所未有地折射出現實中的新中國。該案件首先讓人們洞察到中國精英系統性的腐敗和虛偽,重慶激進的共產主義者和他的妻子被發現持有大量外國投資,他們在哈羅公校和牛津大學求學的兒子駕駛著法拉利跑車。」

谷案在合肥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圖片來源: dapd

因此,《華盛頓郵報》報導說,」隨著領導權交接將在今年秋天進行,所有跡象都表明,共產黨想讓薄熙來事件迅速塵埃落定,以彌補損失並繼續前進。「並引述新加坡國立大學高級研究員薄智躍的觀點說:"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在罷免他之後平息這一問題」,薄熙來代表了社會上的一種思想傾向,比如說支持更加公平合理地分配財富。"黨內許多高層贊同這種觀點。"他們在如何處理薄熙來的問題上陷入了僵局。如果他們能永久性地削弱薄熙來,那麼所有人都將順應他們,黨也可以避免四分五裂。否則,黨的團結將面臨危險。"

《外交政策》雜誌發表世界經濟論壇成員呂凱聞的文章談論重慶模式,認為儘管在短時期內,重慶模式會因為薄熙來的倒運和谷開來的殺人而繼續蒙塵,但是等待塵埃落定,人們又會懷念起它來,因為它在中國的政治和經濟的現實困境中提供了另外的道路選擇。薄熙來也為被作為一個了不起的冒險家而被人銘記,無論他的個人動機是什麼。

《外交學者》發表美國華裔政治學者裴敏欣的文章,認為中國的崛起已經頂到天花板。「如果必須要有一個立場,認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象徵性地標誌著中國實力的頂峰也許是合理的 。從這以後一切就開始走下坡路。捲入全球經濟危機後,中國經濟再也沒有完全恢復元氣。」他認為,對中國增長最嚴重的長期阻礙是其國家資本主義制度。「根據一個有影響力的世界銀行的研究,沒有系統性的改革,經濟增長在未來二十年裡將遠低於每年7%。但是改革國家資本主義在政治上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將破壞共產黨統治的根基「。

重兵把守圖片來源: Reuters

喬治•華盛頓大學外交事務教授阿米泰•埃奇奧尼也在《國家利益》雜誌宣佈,中國崛起已近尾聲,中國世紀,尚未起航,已然到岸。儘管中國幸運地度過了自2008年以來一直困擾西方國家的金融危機,卻逃不過自己內部的嚴峻挑戰。經濟放緩,環境惡化,社會步入老齡化,沒有國際盟友,使得中共政權面臨嚴重挑戰。


作者:長平
責編:苗子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