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國際聲譽 華為開放外媒參訪總部
2019年3月6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 法新社報導,中國電信龍頭華為周三 (3月6日) 將邀請國際媒體參觀位於深圳的總部。 同一天,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將在加拿大溫哥華出席引渡美國的聽證會。
華為邀請外媒參訪的決定,被視為高層近期頻繁接受媒體專訪之外,另一個反駁美國的指控的動作。 美國以華為違反伊朗禁令為由,要求引渡華為財務長孟晚舟。 另外也頻繁警告各國,在建設5G網路時,考慮到國安風險,最好不要使用華為的設備。 雖然有新的國家加入戒備華為的行列,例如羅馬尼亞。 但是,在華為展開一連串公關行動後,也有政府透露了可能重新考慮使用華為設備的訊息,例如英國與紐西蘭。
華為上周在西班牙舉行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順利與十國的電信夥伴簽下5G網路相關的合約或協議。 而媒體報導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周四 (3月7日) 也計劃於深圳總部召開記者會,讓外界猜測這可能是華為選在前一天邀請外媒參訪總部的主要原因。 雖然華為尚未公開記者會主題,但專家認為華為可能藉此將話題從孟晚舟的引渡聽證會轉移到別處。
設立比利時網路安全實驗室
除了周三的總部參訪外,華為高管周二 (3月5日) 也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Brussels) 替新的網路安全實驗室揭幕,強調這個實驗室將成為政府機關、技術專家、與產業組織商研網路安全的平台。 此外,與其合作的無線網路公司也能透過這個實驗室測試華為設備,並檢視設備中使用的程序代碼。 外界則認為這個實驗室可讓華為向歐盟議員證明,他們無須擔心華為設備會對歐洲的網路安全帶來威脅。
然而,網路安全專家卻認為華為在布魯塞爾的實驗室,或許只是該公司挽救國際聲譽的手段之一。 牛津大學科技與全球事務研究中心的學者歐雷尼克 (Lukasz Olejnik) 告訴法新社: 「讓外界在一個小型研究室檢視原始碼,並不能代表華為同意建立網路安全準則。 」
羅馬尼亞對華為展開調查
路透社報導,就在華為努力挽回國際聲譽的同時,羅馬尼亞的最大在野黨將對華為展開調查,並計劃將華為排除在5G網路供貨商的名單外。 羅馬尼亞國會網路委員會的成員波貝斯庫 (Pavel Popescu) 告訴路透社: 「我們必須保障羅馬尼亞的策略利益,而外界對華為設備的安全性仍存有許多疑慮。 」
波貝斯庫也表示,羅馬尼亞的決策與其跟美國的夥伴關係跟該國在北約中扮演的角色息息相關,並強調該國總統主導的最高國防委員會 (Supreme Defense Council) 也將參與決策。
楊威廉/羅法 (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