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探訪烏干達神秘的「寨卡樹林」

Simone Schlindwein2016年4月25日

本周一在巴黎開幕的國際寨卡病毒峰會上,與會者期待來自烏干達的專家分享其經驗。1947年烏干達就發現了寨卡病毒,當地人對此免疫。德國之聲記者探訪了那裡神秘的「寨卡樹林」。

Ester Kilabo
埃斯特‧基拉伯(Ester Kilabo)圖片來源: DW/S. Schlindwein

(德國之聲中文網)"寨卡樹林"裡幽暗潮濕。以世界上最危險病毒之一命名的這片樹林僅有25公頃。這片熱帶雨林位於烏干達維多利亞湖畔,距離國際機場不遠。在當地語言中,"寨卡"的意思是"過度生長"。1937年,這片樹林成為自然保護區,由烏干達病毒研究所負責。研究者在這裡不斷發現新的病毒,也包括寨卡病毒。

埃斯特不害怕,這是她的花園

埃斯特‧基拉伯(Ester Kilabo)穿著夾腳拖鞋穿過樹林。15歲的她是樹林管理員的女兒。她把"寨卡樹林"稱為自己的花園。她在這裡采蘑菇、采莓子、無花果,也定期來收集蚊子的幼蟲。她指著樹林中間一個電線桿形狀的高架,赤著腳爬上梯子。

埃斯特說,病毒研究所的學者在高架上放了一個盛有水的容器,蚊子會在裡面產卵。這位女孩兒對樹林中危險的蚊蟲十分瞭解,知道其拉丁學名:Aedes和Anopheles蚊。"我一點也不害怕這些蚊子。樹林邊上一直都有人居住,從未有過疾病。"

每周三,埃斯特就爬上30多米高的架子,把上面的容器轉交給病毒研究者。這家舉世聞名的研究所距離這裡10公里,在小城Entebbe。數十年來,烏干達病毒學家在那裡研究世界上最危險的病毒,包括埃博拉、馬爾堡、黃熱病以及寨卡病毒。

「寨卡樹林」入口圖片來源: DW/S. Schlindwein

偶然發現的病毒

尤利烏斯‧盧特瓦馬(Julius Lutwama)是研究所的學者之一。他說,寨卡病毒是1947年首次發現的,是一個偶然。當時,西非爆發黃熱病疫情後,烏干達病毒學家展開研究。結果在這片樹林裡一隻猩猩的血液中發現了一種新的病毒,就命名為寨卡病毒。當時,還未有人類感染該病毒的已知病例。

直到1952年在坦桑尼亞一個人的血液樣本中發現了寨卡病毒。負責整個東非地區的烏干達病毒研究所對該血樣進行了分析。之後,研究者在烏干達人的體內也發現了該病毒,包括寨卡樹林附近的Entebbe和Kisubi兩地。盧特瓦馬說,1952年的調查發現,84人中有50人的血液含有寨卡病毒抗體,所有40歲以上的被調查者都對該病毒免疫。

烏干達病毒研究所圖片來源: DW/S. Schlindwein

"環游世界"的病毒

之後近半個世紀都十分平靜。直到2007年,非洲和亞洲僅有14個感染寨卡病毒的確認病例。

2007年,在太平洋中的密克羅尼西亞群島首次爆發較大規模的寨卡疫情,約100人感染。2013年,附近的波利尼西亞群島也爆發疫情,近9000人感染。2015年初,巴西發現該病毒。9個月後,巴西出現新生兒"小頭症",該病症可能引發嚴重的發育延遲後果。

盧特瓦馬認為,寨卡病毒已完成"環球旅行"。去年,烏干達領先的病毒學家受邀前往美國,為西方學者傳授經驗。關鍵的問題是:為什麼該病毒在烏干達從未引發較大的瘟疫,在南美洲卻發生了疫情。

寨卡病毒圖片來源: Reuters/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烏干達人的抗體,疫苗的關鍵?

在Entebbe,這也是盧特瓦馬的研究課題。為什麼烏干達的病例那麼少?為什麼即便感染該病毒,症狀也很微弱?"沒有人死於該病毒,疫情幾乎沒有人注意到。"他的結論是:"我們這裡有很多種與寨卡相關的病毒。很可能因此使我們產生了一種免疫力。"

盧特瓦馬目前經常穿梭於烏干達、美國和巴西之間,研究烏干達人免疫力的產生過程。他希望能借助該病毒抗體來找到抑制南美疫情的方法。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