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揭露河南「血禍」的防愛滋病鬥士高耀潔去世

2023年12月11日

揭露河南因血漿經濟導致愛滋病大規模傳播的中國醫生高耀潔12月10日在紐約的寓所中去世,享年95歲。高耀潔因勇於曝光事實真相而遭到中國當局打壓,2009年被迫流亡到美國。

被譽為中國民間防愛滋病第一人的高耀潔醫生於2023年12月10日在紐約逝世
被譽為中國民間防愛滋病第一人的高耀潔醫生於2023年12月10日在紐約逝世圖片來源: gemeinfrei

(德國之聲中文網)"我要把艾滋受害者的真實情況整理成書出版,留給後人,做為歷史的一頁,否則我死不瞑目。"--2010年10月,已是80多歲高齡的高耀潔在接受德國之聲記者採訪時這樣說道。那一年,她在美國紐約推出了新書《揭開中國艾滋疫情真面目》,文稿源自她2009年8月出走美國時所帶的三部書稿中的一部。她說,之所以她決定出走美國,就是為了揭露真相:"我已經80多歲了,在世時日有限,此行明知是埋骨異地。為了中國愛滋病疫情的真相,我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文革中慘遭迫害

高耀潔1954年從河南大學醫學院畢業後成為一名婦產科醫生,文革時期被關"牛棚"和"太平間",遭到紅衛兵殘酷批鬥。據她自己回憶,她被強迫跪石板,跪的時間長了,左膝關節磨破了出血,血順著石板往下流。她還被紅衛兵用開水燙傷小腿,留下終身疤痕。在一次批鬥中,她被打成重傷,導致胃被切除了五分之四。1966年6月28日,不堪折磨的高耀潔服毒自殺,被搶救後倖免,但罹獲藥物性肝硬化。高耀潔還患有心肌缺血、慢性結腸炎等疾病。這些疾病給她終身帶來很多痛苦和不便。

揭露河南導致愛滋病傳播的"血漿經濟"

1974年文革混亂局面逐漸平息後,高耀潔被調到河南省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工作。工作重點為絨毛膜癌的治療。她領導的科室因工作出色而於1983年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0年退休後,高耀潔經常受邀參加講座,主講婦女保健、防止性騷擾和性病預防等知識。1996年,高耀潔在一次會診時瞭解到一名患者在子宮瘤手術後因輸血感染了愛滋病病毒,並懷疑醫院血庫已經被HIV污染。從此,她自費踏上了"防艾" 的道路,在河南一個村子接一個村子地走訪,提供免費的醫療咨詢,收集實際數據。調查中,她發現當地的愛滋病傳播與非法賣血和不正規採血、輸血有關,血液販子還與當地官員有勾結。她多次向河南省各級政府反應愛滋病疫情的現狀,希望政府可以立即行動,但官員們卻試圖讓她閉嘴。2000年10月28日,《紐約時報》在頭版刊登河南"艾滋村"問題報導,震驚世界。據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黎安友(Andrew J. Nathan)透露,這篇報導的有關線索來自高耀潔。

從1999年至2009年,高耀潔通過編寫、印發小報、書籍等宣傳如何預防愛滋病和性傳播疾病,並花費大量精力揭露"防艾"名義下的行騙行為。她還通過各種方式幫助"艾滋孤兒",用行動打破與愛滋病毒有關的社會偏見。

愛滋病患者在中國受歧視

02:54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多次榮獲國際獎項

2001年,"全球衞生理事會"授予高耀潔當年"喬納森‧曼衞生及人權獎",但中國政府禁止她參加在美國舉行的典禮。2002年,高耀潔被《時代》雜誌授予"亞洲英雄"稱號,2003年被美國《商業周刊》授予"亞洲之星"稱號。同年,高耀潔獲得菲律賓"拉蒙‧麥格塞塞"公共服務獎。她準備出席馬尼拉的頒獎典禮,但再次遭到當局拒絕。2007年2月,《紐約時報》報導高耀潔在家中遭到軟禁,原因是當地政府試圖阻止她赴美領取"生命之聲"組織頒發的獎項。據美國廣播公司報導,在美國民主黨參議員希拉蕊‧克林頓以私人身份致函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後,事態才出現轉折。最終,她得以前往華盛頓,於2007年3月14日接受了"生命之音"頒發的2007年度"全球女性領袖"獎。

被迫出走他鄉

高耀潔領獎回國後,當地政府不僅沒有停止對她的打壓,還加強了監視和監控。2009年,高耀潔決定出走,並在朋友的幫助下飛抵美國。2010年3月,高耀潔被哥倫比亞大學聘為訪問學者,搬往紐約一處公寓,開始深居簡出、整理書稿。在生命的最後十幾年中,除了《揭開中國艾滋疫情真面目》一書外,高耀潔還寫下另外數本有關愛滋病疫情的書和一本詩詞。

高耀潔在2010年接受採訪時感嘆:"幾十年過去了,沒有一個官員對"血禍"負責,假如有關人員不為錢權;假如有關部門不這麼麻木不仁;假如有一點民生意識;假如不想盡方法捂蓋子,愛滋病不會泛濫到這個地步吧?"

2023年12月10日,高耀潔在紐約的家中逝世,享年95歲。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