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援助額不如宜家

2013年11月15日

就在國際社會為菲律賓強颱風受難者踴躍捐款的同時,來自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中國的捐款卻少得可憐。許多國家,甚至瑞典家具製造商宜家(IKEA)的捐款額都已經超過中國。國際社會在菲律賓「刷人品」的同時,中國卻有自己的考量。

Auf dem Bild: Spenden aus aller Welt sind darunter. Das Rote Kreuz, Care, die Caritas und viele andere Hilfsorganisationen schicken Nahrung und Trinkwasser in die vom Taifun zerstörten Gebiete auf den Philippinen. Foto: Peter Hille DW 14.11.2013
圖片來源: DW/P.Hille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聯社報導稱,中國目前承諾向菲律賓提供的救援物資和現金總額少於2百萬美金,而美國已經向菲律賓提供了2000萬美金的援助,並派出航空母艦參與救災行動。與此同時,日本已經承諾向菲律賓強颱風"海燕"的受災者提供大約1000萬美金的援助,並向當地派出了軍隊、船隻和飛機。澳洲承诺出資2800萬美金。甚至連瑞典家具商宜家也承諾通過其慈善基金會向菲律賓提供270萬美元的資助。

報導稱,由於中國在南中國海地區與菲律賓政府有領土爭端,所以並不願意向其提供幫助。但這無疑會給中國在東南亞地區提升軟實力的努力帶來負面影響。中國目前正和美國爭奪在該區域內的影響力,中國在此的保守做法也會為它在全球範圍內的形象蒙上陰影。

中國錯失的機會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表示:"中國錯過了一個對外展示自己富有責任感,讓外界對其產生好感的絕佳機會。他們仍然缺乏戰略性思維。"

多年來一直有人預測隨者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逐漸減少,中國將填補產生的空白。由於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亞洲各國愈發依賴對華出口,而同時中國公司也越來越多的以投資者和僱主的身份出現在各個亞洲鄰國。

美聯社報導稱,在通過文化、教育和其他非傳統外交手段贏得民心,獲取軟實力方面,中國仍然遠遠落後於美國。而提供緊急援助正是其中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

老式外交理念扼殺軟實力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問題專家鄭永年指出:"儘管中國的學者們頻繁的宣講'軟實力'這一概念,但中國的領導人們對此卻沒有真正領會。"取而代之的是,他們依然信奉以軍事和經濟實力為依託的老式大國外交。仍然相信可以通過"強迫壓制"實現目標。

中國此次向菲律賓提供的援助包括政府和紅十字會提供的20萬美元現金以及價值約164萬美元的救援物資

與此同時,美國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已經於本周四(11月14日)抵達菲律賓海岸,預計將於本周末之前向災區派遣約1000名士兵參與救災工作。同時美國也已經派出大量飛機在向災區運送物資的同時,將災民運至安全地點。

國際社會踴躍參與菲律賓的救災行動圖片來源: DW/P.Hille

中國對菲律賓的苦難也並不是完全無動於衷。菲律賓10月中旬發生地震災害後,中國曾承諾向菲律賓提供8萬美金的援助款項。此次襲擊菲律賓的強颱風過去整整五天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菲律賓總統阿基諾(Benigno Aquino)表達了"中國人民的誠摯慰問,和對遇難者的深切哀悼。"但沒有提及將向菲律賓提供何種援助。

反對援助菲律賓情緒高漲

美聯社報導稱,中國領導人對外交事務民意非常敏感。而在中國的網路輿論中,反對向菲律賓提供援助的情緒非常高漲。

一位署名為姚傅(音)的微電影製作人在微博中寫道:"為什麼我們要為菲律賓捐款讓他們去購買軍艦和飛機?菲律賓是一個知道感恩的國家嗎?我們難道沒有向其展示過我們的好心嗎?我們又得到了怎樣的回報呢?什麼也沒有。"

另外,網路门戶網站新浪的一項網路民調結果顯示,有大約73%的受訪者認為向菲律賓災區提供的援助金額太多,另外有約20%的受訪民眾認為對菲援助金額合適。僅有約6%的民眾認為援助金額太少。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問題專家朱鋒表示,中國向菲律賓的捐款額"反應了兩國之間政治僵局,甚至是敵意。其中政治氣氛是最大的影響性因素。"

另外一方面,中國在境外救災援助方面仍然是一名"新手"。雖然中國在2004年印尼海嘯中,曾經向受災地區提供了數百萬美元的援助。但從那之後,中國境外援救行動就主要侷限於向諸如盟國巴基斯坦提供抗洪抗震援助,以及向飽受戰爭蹂躪的利比亞難民提供幫助。

美聯社在報導中也指出,當中國自己遭受自然災害侵襲時,它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抗災。中國有足夠的能力這樣做,並且也能夠依靠其從人數上來說世界排名第一的軍隊。中國僅僅在2008年四川地震發生時批准接受境外援助。菲律賓當時願意向中國提供一隻醫療隊伍和緊急用品,但中國當時拒絕了菲律賓以及其他國家的援助意願。

「海燕」也襲擊了中國,而中國在自然災害面前向來多是「只靠自己!」圖片來源: Reuters/Stringer

亞洲鄰國"只有害怕,沒有愛"

面對國際輿論的壓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於本周四表示:"從未說過,對菲某項援助或某些物資是一錘子買賣……我們將視災區情況以及受災國的需求,考慮向災區人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這也意味著,中國政府有可能增加對菲援助的額度。

諾丁漢大學政治學者曾銳生(Steve Tsang)表示,最終來說。整個事情對中國的負面影響會"非常小"。但這只是因為周邊國家對北京沒有什麼感情,也不期待北京能對它們有怎樣的感情。曾銳生認為,這是"中國小市民意識的一種體現。中國已經要求獲得尊重,但其他國家對中國的感情只有害怕,沒有愛。"

綜合報導:任琛  

責編:張筠青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