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政治中的真真假假

2013年10月6日

評論者認為,中共對北韓的最新禁售有可能不假,但是對國內的反腐不可能當真。香港記者認為澳門的順從政治其來有自。謝長廷撰文指出民進黨反對憲法是為了擁護憲政。

2013年9月9日平壤閱兵儀式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

(德國之聲中文網)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和他的父親一樣,繼續對世界進行核威脅。但是,《紐約時報》報導說,正如歐巴馬總統上周給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Hassan Rouhani)打了電話,美伊關係正在改變一樣,中朝關係也有可能發生變化,作為北韓的長期後台,中國發布了禁止向北韓出口的設備及化學物品的清單。

報導說,長達236頁的禁售物品清單讓密切關注北韓與中國事宜的人士感到非常吃驚,因為中國長期以來一直不願做可能引發北韓動蕩、從而容許美國對朝鮮半島施加更多影響的事。如果得到全面實施,該出口禁令將是一個重要進展。

報導說,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於今年早些時候上台以來,北京方面對北韓的核能力採取了更加強硬的態度,儘管中國仍在對北韓進行商業投資,以促使這個貧困國家保持穩定。

習近平反腐要「蒼蠅老虎一起打」圖片來源: Reuters/Jason Lee

美國核彈專家西格夫裡•S•赫克(Siegfried S.Hecker)說,不管這些出口控制具有多麼重大的意義,要產生影響都得以中國官方的實際執行為前提,「僅僅是發布相關規定,絕不會起到延緩北韓進度的作用」。他懷疑說,「我完全不清楚,中朝邊界的中國海關官員是否知道那236頁清單上的大多數物品長什麼樣。」

反貪不可能動真格

最近中共反貪勢頭兇猛,讓人再一次感覺像是真的。時事評論人梁文道在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萬一它認真》,對此提出質疑。

梁文道說,「無官不貪」是許多中國人的共識,儘管本著科學客觀的原則,我很難驗證它到底有多真實。不過大部份人還是會同意當官好處多的事實,否則投考公務員就不會是畢業大學生的首要選擇了。從這個角度來看,近日中國官場掀起的反貪風暴和節約浪潮,很有可能會引起意想不到的後果。

梁文道假設習近平和王岐山是來真的,讓讀者想想它會產生什麼效應。首先,年輕人可能不會再把公職當成職業首選,因為它約束太嚴,好處太少。而且,不只還沒當官的青年會覺得當官沒意思,就連已經在做官的人也會覺得沒意思了,「難道真得為人民服務不成?」

萬一這一切都是真的,恐怕報名當公務員的人數會減少,恐怕還會引發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二次官員下海潮。最現關鍵的問題是,梁文道指出,要是從精簡政府的角度來看,這或許還算好事;但若從政權保衛的角度來看,再發展下去可能就要變成大問題了。因此,他得出結論說,「所以,這不太可能是真的」。

台灣政壇頻現震蕩圖片來源: Reuters

澳門,靜悄悄的順從政治

香港「二十三條」引發2003年50萬人遊行,澳門二十三條卻在2009年悄悄通過;香港政改明年或會引發劍拔弩張的佔領中環,澳門去年完成的政改,立法會直選議席比例沒加,特首選舉基本上還是小圈子。香港《明報》發表譚蕙芸的文章《我們最幸福,順民心態澳門製造》,稱「澳門的和諧似乎輸入了計算機程序,自動埋位,叫阿爺安心,叫隔鄰港人震驚」。

文章說,澳門人的「順民性格」源遠流長。澳門公民意識乾涸,源自多年政治文化土壤貧瘠。原來,香港和澳門像孿生兒,同樣經歷殖民,走的路卻近乎相反。連串事件,一環扣一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比港人更馴服的澳門人。

文章說,澳門人怕涉足政治,其中一個原因是擔心飯碗不保。若有人因參政被炒,犧牲會是靜悄悄的,因澳門主流傳媒不會報導。事實上,澳門傳媒噤聲,已不是新聞。

但是,作者認為,澳門不是沒希望的。在最近前往澳門的訪談中,作者遇到很多有心人,在小城涉足吃力不討好的政治,或幾個有心人搞獨立媒體。作者認為香港傳媒多年忽略了澳門,忽略了「以澳門為家的六十萬人,和香港這邊七百萬人,有著唇齒相依的命運」。

台灣民進黨以反對擁護憲政

9月28日是台灣民進黨建黨紀念日,台灣政治正面臨違憲亂政議題,民進黨前主席、創黨十人小組成員謝長廷在台灣《自由時報》發表文章稱,憲政是民進黨創黨精神。

謝長廷說,《憲法》有法源、制度、人權、主權領土等多個面向。民進黨建黨後,因為對《憲法》上涉及領土範圍爭議有不同看法,推動制訂新的《憲法》。因此造成民進黨不遵守《憲法》,而國民黨在守護《中華民國憲法》的刻板印象,這完全不是民進黨的建黨精神。從創黨的歷史上來看,民進黨推動憲政反而是回到正確的方向。落實民主憲政,推動主權在民的精神,是創黨的政策目標。

謝長廷認為,在政策主張的層面,民進黨建黨明確是為了要落實憲政,守護人民的權利,保護台灣人民可以當家作主,爭取台灣人民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

摘編:張平

責編:謝菲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