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教育成就未來:德國之聲全球媒體論壇開幕

2012年6月25日

本年度德國之聲全球媒體論壇的主題是:教育成就未來。來自全世界100個國家的與會者將共同討論教育、文化和媒體在未來的角色。

Deutsche Welle Global Media Forum Logo pur
Deutsche Welle Global Media Forum Logo pur

(德國之聲中文網)"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東部還是西部,文化和教育都是實現和平相處、可持續發展和思想交流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德國之聲副台長哈特施泰因(Reinhard Hartstein)在波昂全球媒體論壇開幕式講話上做出了上述表態。

他同時指出,教育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決定著該國的經濟能否向積極正面的方向發展,這也將決定全球經濟發展的命運。"在接下來的三天中,來自媒體、科研、以及政治界的專家在波昂將就如何實現"全民教育"這一核心問題展開交流。

全球仍有許多兒童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圖片來源: Viviana Solcia

媒體的任務是啟蒙

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公佈的消息來看,在當今的網路時代,全球有一億零一百萬兒童沒有機會學習讀寫。原因大多是因為他們的家庭貧窮,學校不是滿員就是離家太遠。所以,德國之聲副台長哈特施泰因在講話中強調,媒體在這方面要面對兩方面的挑戰。"媒體必須成為公眾輿論的平台,直接曝光問題,創造更透明的環境。他們必須清楚,為什麼會有教育水準的差距,並消除這種差距。"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德國分部秘書長貝內克(Roland Bernecker)指出,尤其是在網路通訊的時代,媒體必須認清自己作為教育機構的使命。"新聞自由、教育水準和文化多元是自由公民社會中主要的組成部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德國分部也是今年全球媒體論壇的主辦單位。

沒有教育就沒有對話

第一次出席全球媒體論壇的政要人物包括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他在開幕式的發言中強調了全球化背景下發展夥伴和對話關係的重要性。出席本次論壇的政要還包括印度尼西亞前總統哈比比(Jusuf Habibie)。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哲學與國際關係學教授波格以及德國烏爾姆大學訊息學教授拉德馬赫(Franz Josef Radermacher)將從學術界的角度分析當今世界格局,引發討論。

德國烏爾姆大學訊息學教授拉德馬赫(Franz Josef Radermacher)圖片來源: DW/Danetzki

認識不到就解決不了

同時,由全球各大國內以及國際機構組織的超過50場專業活動也為與會者提供了交流思想的機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今年關注的主題是文化多元在阿拉伯地區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關心的是:大學能否成為轉型的代表。德國人權研究所(DIMR)關注的主題則與建立人權以及性自決權有關。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希望能夠透析跨文化間對話在面對"全球治理"所帶來的挑戰時能起到怎樣的作用。

全球媒體論壇上的"推特牆"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全球媒體論壇的負責人諾爾廷(Ralf Nolting)指出,這個論壇"既不是純媒體會議,也不是政治或者學術上的會議。我們更多的是讓大家座到一起,來探討解決全球性問題的方案。"他介紹說,與會各方都相信,媒體在讓人們意識到問題,並能夠在通過交流尋找解決方案的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諾爾廷看來,正是憑借著這一點,今年第五次舉行的全球媒體論壇已經成為了一個成功的典範。

作者:Ulrike Mast-Kirschning 編譯:任琛

責編:雨涵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