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新冠病毒:為什麼康復患者會「陰轉陽」

Sascha Schüler
2020年3月3日

中國和日本都報導了新冠肺炎患者被診斷為康復後再次病毒檢測呈陽性的病例。此間專家指出,這種疾病出現復發可能性不大。

Coronavirus in Japan Kawazu Kirschblüte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The Yomiuri Shimbun

(德國之聲中文網)日本一位約40歲的女性患者在被醫生確定康復後,新冠病毒(SARS-CoV-2)檢測又被測出陽性。她首次被確診是在1月29日。

這位患者是一名導游,曾帶團去過疫情爆發的源頭武漢。儘管仍有咳嗽症狀,2月6日她在病毒檢測結果為陰性後,被宣佈康復出院。一周後她的症狀完全消失。2月21日她因嗓子痛和腹痛再次就醫。26日再次病毒檢測的結果為陽性,而且已經再度出現明顯症狀。

在中國也出現了多起原本被視為康復的病人再次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的例子。對一名感染者做出康復診斷,需要滿足幾項條件,包括3天以上不發燒、無呼吸道症狀,此外肺部CT影像顯示明顯好轉。為保險起見,會進行病毒核酸測試,如連續兩日測試結果為陰性,才可視為康復。

在中國,有4名患者在符合上述所有條件的情況下繼續隔離了5天,期間多次接受核酸檢測。結果是,在做出康復診斷後的5到13天裡,他們的體內再次檢測出新冠病毒。醫生特地使用了不同生產廠家的檢測試劑,均顯示陽性。武漢的醫生在專業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發文描述了這些病例。

病程多階段?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這一疾病的病程或許會持續多個階段。其它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如麻疹,也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但與日本的例子不同,中國出現的4個病例在再次測試時已無症狀。不過他們本來症狀就不嚴重,其中兩人症狀為中度,一人甚至全無症狀。

陰轉陽的可能性不大圖片來源: Reuters/D. Ruvic

柏林夏裡特醫院病毒研究所所長德羅斯滕(Christian Drosten)表示,來自中國的檢測結果完全不能讓他信服。"唯一的標準是核酸檢測結果。在有症狀的第一周過去之後,檢測結果會出現不穩定,時陰時陽,而即使症狀已不明顯,此時肺部可能仍滿是病毒。"

誤測、不準?

對"陰轉陽"還有一個可能性更大的解釋是,在檢測過程中,即在鼻、咽拭子取樣時或測試當中出現失誤。日內瓦大學附屬醫院的病毒學家埃克爾勒( Isabella Eckerle)說,將這類所謂康復病人測試轉陽的現象解釋為二次感染,必須"十分謹慎",對其它能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毒,例如流感病毒,人們是知道這一情況的。

一方面,人們使用的檢測試劑十分敏感。由於康復的患者身上仍有可能攜帶病毒基因,這些已不具備傳染性的患者的檢測結果有可能呈現陽性。但《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的文章並沒有對病毒數量作說明。因此專家認為外界無法確認所測出的"是殘留的病毒,還是仍有活躍的感染"。

此外,檢測取樣操作有誤,也可能導致測試結果不準。埃克爾勒說,作鼻咽拭子對病人來說不是一件舒服的事,經驗不足的工作人員可能過於縮手縮腳,取樣不到位。這可能造成測試結果錯誤地呈陰性。"如果拭子取樣操作正確了,結果就可能是陽性"。

不必驚慌

迄今為止的看法是,已康復的病人因體內已形成抗體,會暫時對新冠病毒產生免疫力。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疫苗學教授克拉默(Florian Krammer)表示,這一點,此次疫情最初的研究報告已經可以證明。即便"不像一些其它病毒性疾病那樣是終身免疫,也可以抵禦一段時間"。

克拉默教授指出,日本的病例也值得注意,原則上講康復病人也應該繼續跟蹤,以便對這一疾病的長期後果有更全面的認識。不過人們還是可以相信,如果一個病人核酸檢測連續多日呈陰性,就說明已經康復。

鑑於來自中國和日本的"陰轉陽"病例數量很少,所公佈的細節記錄、數據也不夠詳盡,專家們認為,據此對迄今普遍認可的因果關係作顛覆性的拷問,並不是恰當的做法。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