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新浪為什麼「浪」,搜狐為什麼「狐」?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2月13日

為什麼以新浪和搜狐為代表,中國大型門戶網站的網頁設計風格大同小異,首頁都是色彩斑斕,文字擁擠,綺豔狐媚,看上去眼花繚亂,而西方的門戶網站設計呈朴實實用的風格?德國漢學家玻爾聯繫中國美學傳統,進行了一番獨出心裁的解釋。

google曾在中國遭遇麻煩,難道是設計風格不入國人眼?

正在波昂舉行的「為什麼在這個時代要談美-東西方美學思想」研討會上(2月13-15日,波昂藝術展覽館),德國特裡爾大學漢學系教授卡爾-海因茨.玻爾(Karl-Heinz Pohl)做了一次題為「中國網路的美學」的報告,探討了中文世界裡網頁設計的美學風格。

玻爾教授說,西方人瀏覽中國網頁,得到的突出印象就是中國(包括香港和台灣)的網頁內容浩繁,文字排列密集,圖象色彩豔麗,而相比之下,西方國家的網頁設計明顯受到包浩斯(Bauhaus)的技術美學思想的影響,大都在風格上簡潔分明,形式服從於實用與功能上的需要,著名的Google網頁就是最典型的代表:網頁上只有一個檢索條,簡潔到不能再簡潔,但檢索功能之強大,已經成為網民離不開的工具。

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出身的玻爾說,中國歷史上有兩大美學傳統,即「空靈」的美學傳統和「充盈」的美學傳統。傳統的中國文人山水畫「計白當黑」,以「無」和「空靈」為最高審美意趣,寥寥數筆即可表現山之高遠和水之浩淼,幾個線條就可傳達出漁舟唱晚的神韻。「空靈」的美學傳統的是一種以精英階層為主的審美情趣,在中國的書法與水墨畫上發展到非常成熟完美的地步,這一傳統已經為西方漢學研究者極為熟悉。

不過,中國還有另外一個美學傳統,那就是以「精雕細琢」和「充盈鋪張」為特點的審美風格。筆觸精細的中國工筆畫就是「精雕細琢」的代表,而大眾喜愛的年畫和裝飾畫則以「充盈鋪張」為特徵,一反文人畫情趣,用色濃豔,畫面豐滿,傳達的是喧囂熱鬧的氣氛。為了說明工筆畫的特點,玻爾用投影儀展示了以幅明代畫家仇英的工筆山水畫,畫面毫素精製,秀雅纖麗。

顯然,玻爾教授論證說,中國人設計的網頁符合了「充盈」的美學傳統。順著這一思路想下去,搜狐、新浪網頁上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像工筆畫上細膩繁復的筆觸,那亮麗扎眼的色塊就像是中國年畫上的大紅大綠。玻爾教授還以tom.com大陸版與香港版的不同風格為例來輔證這一論斷,有興趣的讀者可親自登陸tom.com來加以求證。

作為德國之聲中文網的記者與編輯,本人覺得玻爾教授的論斷確實有一定的道理,譬如我們的這個網頁雖然是面向中文讀者,但是因為網頁是德國人設計的,就明顯帶有「簡潔明了」的所謂「包浩斯風格」。但是,玻爾教授的報告並不能使本人相信中文網頁在設計上明顯受「充盈」美學傳統的影響,於是本人在報告結束後的自由討論中問道:除了「充盈」,新浪、搜狐等中國門戶網站敢在網頁設計上走另一條「空靈」的道路嗎?網站要賺錢養活自己,網頁必須要「計白當金」,恨不得將每一個像素都變成帶來金子的廣告,首頁更是如此。這只要看看「充盈」著這些網站首頁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就知道了。

(瀟陽)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