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新蘇黎世報:陳水扁把國民黨視為外國政黨

2007年5月18日

去年10月,台灣陳水扁政府把桃園中正國際機場改名為桃園機場。今年4月,又廢除了4月5日蔣介石逝世紀念日放假一天的制度,台灣無數蔣介石的塑像被拆除。現在,陳水扁政府進一步準備台北中正紀念堂改為「台灣民主紀念公園」。

台北圖片來源: AP

新蘇黎世報指出,「陳水扁大力推動這一運動的理由是民主制度下不能尊崇獨裁者,但陳沒有說出的理由是,蔣介石生前一直夢想台灣融入國民黨統治的中國,這一夢想與民進黨的台獨願望背道而馳。」該報接著指出了陳的另一個目的:

「台灣的所謂本地人與1949年的大陸移民之間關係緊張是事實。反對派指責陳總統,利用反蔣激化這一緊張局面。因為十二月選舉立法院,2008年春是總統大選,陳這樣做首先是出自選舉策略的考慮。實際上,出生於台灣的陳水扁過去一段時間並沒有表現出他有把台灣社會融為一體的願望,例如他把國民黨稱為來自大陸的外來政黨,也就是外國政黨。」

台灣政府發言人說這場「非蔣化」運動是為了為了「清醒地分析歷史事實,除此以外,沒有別的目的。」新蘇黎世報聯繫台灣教育部門修訂歷史教科書一事,看到陳水扁政府「去蔣化」後面的「去中國化」目的:

「談到台灣的歷史,這本來就是一個有爭論的題目。在拆除台灣的蔣介石形象的同時,也就開始重新撰寫台灣歷史。新寫的歷史要使台灣具有更強地分離於中國之外、更為獨立自主的特色。為此,政府不久前批准了一部新的歷史教科書,這本教科書不再把國家溯源到中國末代王朝的垮台和1912年孫中山成立的中華民國,也不再把孫中山稱為國父。台灣一位姓張的歷史學家說:『孫中山對台灣的歷史無關緊要,因為中國辛亥革命時,台灣還處於日本殖民統治之下。』批評家把這些試圖使台灣『非中國化』的做法稱為不尊重歷史、隨意蹂躪歷史。」

新蘇黎世報的文章最後用統計數字表明,陳水扁執政七年多來,台灣的民情已發生重大變化:

「陳水扁總統就職七年來,台灣的自我意識得到增強,這是他可以歸功於自己、為數不多的成就之一。政府統計數字表明,現在68%的居民在民意調查時稱自己是台灣人,而2000年時,這一比例只佔37%。至於還有多少人還認為自己的根在中國並繼續尊崇與此有關的人物,現在尚不得而知。」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