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施羅德小像-政治嗅覺無人能比

德國之聲中文網 瀟陽2005年7月14日

施羅德已經當了七年聯邦總理。儘管一系列的政壇挫折使他的形象受損,有「媒體總理」美譽的施羅德仍然在民眾中受到愛戴。今秋提前大選,施羅德還能像三年前一樣靠個人秀讓社民黨絕處逢生,並再次保住總理的寶座嗎?

走下講壇的施羅德圖片來源: AP

關於施羅德的一個經典傳說是這樣的:作為一個年輕社民黨議會議員,有一天施羅德在柵欄外指著波昂的聯邦總理府說:「我也要成為那裡的主人!」傳說畢竟是傳說,它的真實性無從考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施羅德並不是生下來就有「總理相」。

施羅德:「我有一個貧窮但是快樂的童年」

施羅德於1944年出生於德國北部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他出生後第五天,他的父親就戰死在羅馬尼亞。他的母親靠做清潔工將他和他的五個兄弟姊姊拉扯大。由於家境貧寒,施羅德沒有機會直接取得高中畢業,而是14歲時就做建築臨時工和陶瓷商店學徒工。後來靠上夜校補課,施羅德才取得高中畢業文憑並取得了上大學學習法律的資格。談到童年,施羅德認為最大的缺憾就是缺少教育的機會,他說:「接受教育的機會必須對人人開放,而不是取決於父母的錢包的厚薄。」他說,他在青少年時代沒有得到過什麼命運的饋贈,「一切必須靠自己的拳打腳踢」,這就是青年施羅德總結出的人生座右銘。

青年社會民主黨的活躍分子施羅德(1978)圖片來源: AP

施羅德於1963年加入社民黨,很快成為社民黨青年組織(JuSo)中的活躍分子。施羅德於70年代取得律師資格,1978年在政壇上修成正果,在擔任了一系列青年社民黨地方幹部職務後,成為聯邦青年社民黨主席。當時,施羅德被認為是一個「左派」人物。

1980年施羅德因為超齡退出青年社民黨組織,於同年成功地當選為聯邦議會議員,這一角色他當了六年。1986年他作為下薩克森州州長候選人參加州大選失敗,四年後他第二次沖刺成功,於1990年成為了該州的州長。

坐鎮地方,心向聯邦

作為下薩克森州的「地方諸侯」,施羅德的眼光始終注視著聯邦政治層面。1993年,施羅德與沙平競選社民黨主席,以失敗告終。以沙平作為總理候選人的社民黨在1994年的大選中輸給柯爾領軍的聯盟黨後,施羅德向沙平發起了攻擊,但是最終得到好處的卻是同為地方諸侯(薩爾州州長)拉方丹。1995年,拉方丹在曼海姆黨代會上發動「政變」,取代沙平成為黨主席。

在社民黨內部,施羅德漸漸贏得了「右傾的社民黨黨員」這一名聲,因此在黨內的聲望不如拉方丹。但是,施羅德在大眾當中的受歡迎度始終要超過拉方丹。在1998年的大選中,施羅德與拉方丹二人在黨內競爭總理候選人一職。兩人各有優勢,旗鼓相當,最後社民黨決定看施羅德在大選半年前的州地方選舉中的戰績。施羅德在州選舉中以絕對優勢取得勝利,拉方丹當晚就宣佈讓賢,讓施羅德成為社民黨總理候選人。

登上政壇最高峰

在98年的大選中,施羅德旗開得勝,取得了社民黨有史以來大選得票率的第二好成績,與綠黨組成了紅綠聯合政府,施羅德成為聯邦德國的第七位總理。1999年,拉方丹出人意料地退出政壇,施羅德接任成為社民黨主席。

施羅德與他的第三任妻子多麗斯圖片來源: AP

2002年的大選中,由於施羅德政府並沒有像許諾的那樣在任期內解決高失業率問題,德國經濟也走不出低谷,選舉前的民意測驗顯示社民黨將要重新回到四年前的反對黨冷板凳上。但是,外交上堅決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態度為施羅德贏來不少民意,大選前德國東部的洪水又為施羅德創造了絕佳的樹立親民形象的機會,施羅德帶領社民黨在一場聯邦德國史上最為競爭激烈的大選中以微弱優勢獲勝。

豪賭提前大選,勝算渺茫

連任後,施羅德依然在高失業率面前束手無策。在第二屆任期內,施羅德終於大膽拿出了他的「2010改革方案」,但是這一包含眾多削減社會福利措施的方案沒有降低失業率和促進經濟增長,而是大大降低了社民黨在選民中的受歡迎程度。2004年初,施羅德在黨內左派勢力的強大壓力下讓出黨主席職務。

2005年,社民黨在東部州大選和歐洲議會大選中接連慘敗,5月份在北威州州大選中失去了執政39年的社民黨選票大本營,施羅德在選舉當晚出人意料地宣佈提前大選。有人說他這是政治豪賭,有人說他這是帶助跑的政治自殺。如果大選按施羅德的計劃得以提前進行,9月18日就將是施羅德神話破滅或者是再創神話的一天。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