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施羅德建議啟動北溪2號 烏總統稱「令人噁心」

2022年8月4日

如何解決天然氣危機?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建議可啟用備受爭議的「北溪2號」管道,他說這是"最簡單的解決方案"。他還透露上周與普丁舉行了會晤,施羅德表示,莫斯科願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不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回應指出,施羅德的行為「令人作嘔」。

Italien Verona | Gerhard Schröder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對施羅德發出譴責:「一個具有歐洲價值的重要國家前領導人為俄羅斯工作,而俄羅斯正在與這些價值觀交戰,這簡直令人惡心。」圖片來源: Alexey Vitvitsky/Sputnik/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面對天然氣短缺問題,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建議可以啟動「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本周三(8月),這位社民黨人士接受德國《明星》(Stern)周刊採訪時表示:「管道已完工。如果危機真的變得嚴重,還有這個管道,有了這兩條北溪管道,就不存在給德國工業和家用的供應難題了。」施羅德認為,面對可能出現的天然氣危機,北溪2號是 "最簡單的解決方案"。

施羅德是俄羅斯政府和俄總統普丁的長期商業夥伴。多年來,他同普丁以及俄羅斯能源巨頭的關係在德國國內外招致廣泛批評。施羅德參與了備受爭議的「北溪1號」 和「北溪2號」 管道項目,將俄羅斯天然氣繞過烏克蘭經由波羅的海直接輸往德國。目前,「北溪1號」繼續營運;「北溪2號」管道項目亦已竣工,待批投入營運。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德國叫停了「北溪2號」 天然氣管道的審批程序。不過近日,來自呂根島的7名市長聯名提議使用有爭議的「北溪2號」

施羅德表示:「如果不想用'北溪2號 ',就得承擔後果。而德國也必定要承擔嚴重後果。」他補充說,任何用天然氣取暖的人都感受到了影響:「對坐在這裡的人來說,這不是什麼好事,不過有能力承受這個負擔。但是對許多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窮人來說,這將會難以承受。如果發展到這個地步,在德國,人們會問,為什麼我們要放棄'北溪2號 '管道的天然氣?」

「北溪1號」雖然繼續營運,但供應量大幅減少。7月末,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表示,由於「北溪1號」 其中一具渦輪機引擎發生「技術問題」,運往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量將再砍半,降至正常水準的20%。就在6月,俄羅斯方面以送至加拿大維修的渦輪機遲返為由,將這個管道天然氣供應量降至正常水準的40%,供應量僅有正常水準的20%引發德國政府的憂慮。德國嚴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俄烏戰爭爆發後,能源危機浮上檯面,德國能源政策也受到高度檢視與批評。德國政府曾指責克里姆林宮將能源作為一種「武器」。

由於歐洲許多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國家,都是依靠德國作為中轉國獲得天然氣,如果北溪管道供氣有變數,整個歐洲都恐受影響。

施羅德指責,是西門子公司造成「北溪1號」供應量減少到20%。他說,西門子將「北溪1號」 渦輪機引擎從加拿大運到德國魯爾區的米爾海姆:「為什麼被送到那裡而不是俄羅斯,我不明白。」

俄羅斯願意談判

這位德國前總理上周前往莫斯科,據他本人說,這次行程中他與俄羅斯能源巨頭進行了會晤,並且與俄羅斯總統普丁見了面,他說:「克里姆林宮沒有發布任何關於收緊天然氣供應的政治通告……這主要是一個技術和官僚主義問題。「

西門子稱可以隨時向俄羅斯交付渦輪機。德國總理肖爾茨計劃本周三參觀位於魯爾區米爾海姆的西門子工廠。"西門子表示:「肖爾茨將與西門子首席執行官布魯赫(Christian Bruch)共同查看渦輪機。」

與普丁見面之後,施羅德說,莫斯科願意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他提到土耳其最近在達成黑海恢復糧食出口協議發揮的作用:「也許事態可以慢慢向停火的方向發展。」  他認為,這場戰爭是莫斯科政府的一個錯誤,被問及普丁是否認識到這是一個錯誤的時候,施羅德解釋說:「俄羅斯確實存在對被包圍的恐懼。不幸的是,他們的擔心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果德國出現天然氣供應瓶頸會怎樣?

01:51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烏克蘭的回應

烏克蘭隨後對施羅德的言論做出回應,總統澤倫斯基周三在影片講話中表示,德國前總理施羅德的行為「令人惡心」。澤倫斯基說:「一個具有歐洲價值的重要國家前領導人為俄羅斯工作,而俄羅斯正在與這些價值觀交戰,這簡直令人惡心。」

此前,烏克蘭總統府顧問波多利雅科(Mykhailo Podolyak)稱施羅德是「俄羅斯王室的傳聲筒「,並指出,與俄方達成任何和平解決方案都將以停火和俄羅斯撤軍為前提條件。


(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