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地震海嘯引發的福島核危機改變了世界許多國家對使用核電的態度。和德國一樣,一些國家相繼計劃退出核電,但與此同時也有其他國家不為日本核災難所動,堅持發展核電。
圖片來源: Reuters/Kyodo這是日本戰後迄今最嚴重的一次災難:四年前,日本東北部海岸發生強烈海嘯。9.3級的強震引發大海嘯,摧毀了日本東北部海岸。15880人喪生,約6000人受傷。
圖片來源: dapd海嘯引發福島核洩漏。出現冷卻系統失靈,三個反應堆堆心過熱。廢液放射性物質流出。超過2萬人被緊急疏散。約8萬癌症病例可能由核輻射引起的。清理工作將持續約30年。
圖片來源: Reuters/Kyodo1979年發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洲的「三哩島核洩漏事故」,核電站發生堆芯熔毀的嚴重事故。原因是反應堆一個主水泵停轉,輔助水泵的一個閥門沒有按規定打開,導致冷卻系統失靈,堆芯熔毀。14萬兒童和婦女從該地區撤離。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目前正在美國田納西州修建的瓦茨巴核電站(Watts Bar Unit 2)2號機組的工程已進入最後階段。瓦茨巴核電站1號機組是美國最新的核電站,於1996年投入運行。美國仍在計劃修建新的核電站,將核能作為替代化石能源的一個選擇。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德國憑借其強大的反核運動,將陸續關閉國內所有核電站。德國最後一個核電站將在2022年關閉。實際上,「逐步退出核電」的法令是由梅克爾的前任——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政府頒布的。目前,德國正在大力興建可再生能源設施,如風能、太陽能和沼氣廠。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2011年3月福島核電事故發生後,德國政府迅速做出反應,關閉了8個核反應堆。之後,梅克爾的聯合政府決定到2022年德國徹底退出核電。德國設定的目標是,到2050年之前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達到80%。目前,德國可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的27%。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Hinrich Bäsemann為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英國政府正試圖推進核電的發展。在英國薩莫塞特地區投資興建的辛克力C核電站(Hinkley Point C)是英國政府自1996年以來,批准的首個核電修建計劃。計劃於2023年完工。據估計,該核電站的建設項目現已耗資344億英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Simon Chapman/LNP中國希望到2020年6%的電力產自核能。與現在相比,核電發電量只佔2%。海南昌江核電站目前正在修建當中。核能可以減少中國對高污染的煤炭廠的依賴。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這場席捲成千上萬人並引發一場核危機的災難給日本民眾留下了永遠的傷痛。周三(3月11日),日本天皇明仁和皇後美智子參加了在首都東京市中心的紀念儀式。
周三,在當年3‧11海嘯來襲的同一時間14:26分,日本舉行全國默哀一分鐘。四年前的這一時刻,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級強震。
日本警察廳說,共有15891人被證實在海嘯中遇難,至今還有2584人失蹤。偶爾還會發現遇難者遺骸。
重建進展緩慢
災難發生四年後,該地區的重建工作進展緩慢。數萬人還住在類似貨櫃的臨時避難所裡。原因之一是缺少建築工人,建築材料價格上漲。
此外,為防止今後發生大規模海嘯災難,日本政府計劃在沿海地方修建巨大的混凝土防海嘯牆引發了辯論。反對者質疑修建這種混凝土牆的用處有多大,並指責政府想借此給建築業豐厚的合同,特別是在競選時。
與此同時,海嘯造成福島核電站的核危機仍然困擾著日本,並掀起一場全國性核辯論。複雜艱巨的退役工作將持續數十年之久。雖然沒有證據,但到目前人們仍擔心放射物洩漏對民眾健康的影響。
核電站經營者日本東京電力公司雖然表示,已成功取出福島第一核電站機組所有乏燃料棒,但仍在努力處理日益增加的污染水域。
數十萬人流離失所
災難發生後,日本已逐漸關閉了所有54個核反應堆。雖然安倍領導的日本政府和很多行業熱衷於重啟核電生產。
據日本政府報導,該國目前仍有23萬人流離失所,其中大部分是受核災難影響,仍有8萬難民住在臨時房。
周二,日本首相安倍表示,重建 正在逐步邁向一個新的階段,"我們將幫助愛民自立。"安倍說,"作為政府,我們將提供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