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日本福島災民再次淪為受害者

2013年3月8日

日本福島核災難發生2年之後,德國綠色和平組織對當地的放射性污染重新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核污染依然嚴重。核物理專家斯密塔爾就此接受了德國之聲的採訪。

A doctor at a clinic in temporary housing complex Shunji Sekine (L) conducts a thyroid examination on a child in Nihonmatsu, about 50 km (31 miles) from the tsunami-crippled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plant, Fukushima prefecture February 25, 2013, ahead of the second-year anniversary of the March 11, 2011 earthquake and tsunami. As the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WHO) says children in Fukushima may have a higher risk of developing thyroid cancer after the Daiichi nuclear disaster two years ago, mothers in Fukushima worry that local health authorities are not doing enough. Picture taken February 25, 2013. REUTERS/Chris Meyers (JAPAN - Tags: DISASTER HEALTH)
福島災區的居民進行醫療檢查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之聲: 斯密塔爾先生,最近您在福島及周邊地區對放射性污染進行了檢測,得到了什麼樣的結果呢?


斯密塔爾:那裡的放射性污染始終很嚴重。在有30萬居民的福島市,一些兒童游樂場始終受到高度污染。地面的直接測量值是核事故前的200倍。對於那些成為真空的鬼城,雖然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但是我們發現輻射程度並沒有下降。放射性元素非常牢固地吸附於地面。 雖然經過清洗減少了20%至50%的放射性污染,但是輻射程度仍然過高,人們無法在那裡重新開始正常生活。

德國之聲:人們根本不能再回到那裡居住嗎?


斯密塔爾:沒錯。我們對那些將注意力放在被疏散地區以及將精力放在減少森林斜坡放射性污染的做法提出批評。我認為我們應該致力於減少城市居民區的污染。那裡有人居住,必須減少那裡的輻射程度!這將使許多人受益。我最擔心的是一些人返回受到嚴重放射性污染的地區並堅持認為在那裡可以過正常的生活。

德國之聲:人們對福島如何反應?

發生核洩漏事故的4 號核反應堆及周邊地區仍然是高度危險區圖片來源: Reuters/Kyodo


斯密塔爾:我們和很多人談論過這個問題。我發現日本人很留戀故土,因為他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那裡。但是,日本人也很勇敢。他們雖然不唉聲嘆氣,但他們將悲痛埋在心裡。他們非常希望恢復從前的生活,可惜這是不可能的了。

德國之聲:當局就健康風險問題向居民做了足夠的宣傳嗎?


斯密塔爾:當局對健康危害輕描淡寫,這個問題難以解決也是原因之一。對整個地區,山脈,河流和海岸進行淨化是不可能的。現在,人們嘗試提高災區的輻射標準。為安撫民心,他們稱較高的輻射值不會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那些災民被動員繼續居住在輻射嚴重的地區,第二次成為受害者。


德國之聲:您認為,日本政府為百姓做的不夠嗎?

斯密塔爾:總的來說,他們都是將問題推給百姓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如果百姓要想獲得賠償,必須填寫幾十頁厚的申請表。大多數人因這一嚴重的官僚主義做法而選擇了放棄。他們也沒有力量去抗爭。我認識的一個人聘請了律師。兩年內律師已經寫了15000封信。許多人沒有這個實力和精力,這對核電營運商有利,他們因此節省了大筆賠償金。

德國之聲:福島還需要多長時間才有可能恢復正常的生活?

發生事故2年後的福島核反應堆圖片來源: Reuters/Kyodo


斯密塔爾:根據車諾比核事故的經驗,即使幾十年後放射性污染也幾乎難以減少。污染主要是靠自行衰減。也就是說,輻射在30年後可以減少一半。估計在未來的幾十年,福島地區都將處於高度輻射污染的狀態。由此可知,如此規模的災難是多麼難以控制。我們也看到,核能是多麼的危險,德國核能下馬以及全球停止使用核電是多麼地重要。


海因茲‧斯密塔爾是德國綠色和平組織的一位核物理學家和核專家。

採訪記者:當遠 編譯:李京慧
責編:雨涵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