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日美強化軍事聯盟

凝煉/謝菲(據德新社/美聯社/路透社)2015年4月8日

東京和華盛頓在美防長卡特首訪之際再度強調雙邊軍事同盟關係,有意加快修訂雙邊防衛合作指針;卡特鼓勵日本扮演更大的安全角色。

USA Verteidigungsminister Ashton Carter in Japan
圖片來源: Kazuhiro Nogi/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2月履新的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Ashton Carter)周三(4月8日)在其首次亞太之行首站—日本對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主權爭議導致地區軍事化提出警告。中國在該地區同多國有爭議。

卡特和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舉行了會談。根據會談後舉行的共同記者會及各媒體的報導,修訂「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強化雙邊軍事合作是兩人會談的核心內容。

有媒體報導稱,基於歐巴馬總統確定的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以及日本安倍首相力求「軍力松綁」意圖,界定美日軍隊角色分工的「防衛合作指針」的修訂,成為兩國共認的「當務之急」。中谷元防衛大臣今天在與卡特防長會晤時明確表示,修訂工作是可讓日美同盟更加牢固的「歷史性舉措」,「希望及早完成相關磋商」。

卡特和中谷元舉行記者會(2015.4.8)圖片來源: Kazuhiro Nogi/AFP/Getty Images

強化聯盟

在4月8日的舉行的記者會上,卡特對美日雙邊防衛合作指針自1997年以來的首輪修訂工作取得的進展表示歡迎,並稱修訂美日防衛合作指針將給給亞太及其他地區帶來「更大穩定」。

卡特防長對日本的訪問正值美國對中國對南中國海上的斯普拉特利群島(中國稱南沙群島)提出全部主權要求越來越關注之時。

北京與包括菲律賓和越南在內的數個國家之間一直存有相關爭議。

東京和北京之間則對東中國海上的一組受日本控制的列島(中國稱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有主權爭議。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2年12月再度就任內閣總理大臣以來一直致力於推進放寬限制本國軍力的「和平憲法」,實現某種「松綁」使日本有可能參與境外軍事行動「松綁」。這是修訂美日防衛合作指針的背景。

安倍首相會晤卡特(2015.4.8)圖片來源: Reuters/F. Robichon

安倍政府計劃下月向國會提交議案,批准內閣去年的一項決定。根據該決定,日本應被許可行使集體防衛權。此舉被認為是數十年來日本安全政策上的最重大步驟。

美國第七艦隊司令托馬斯(Robert Thomas)上月指出,安倍首相有關希望允許日方在盟友受到攻擊時提供支援的設想為兩國武裝力量在亞洲實現更密切合作鋪平了道路。托馬斯海軍上將今年一月還曾表示,美國會歡迎日本空軍在南中國巡航。

卡特今天在同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會晤開場之際便表示,修訂合作指針有助於日本和兩國聯盟擴大增進地區以及地區以外安全的努力。

不過,中谷元在聯合記者會上強調,新防衛合作指針不指向包括南中國海在內的任何確定地區。

美國和日本在南中國海都沒有主權要求。不過,美國第七艦隊在該地區活動,而日本在該地區的任何存在都會引起北京的猜忌。

憂慮

據《讀賣新聞》周三發表的採訪報導,卡特對中國在南中國海進行的一系列宣示主權行動表示憂慮。卡特稱,美方尤其對相關島礁的軍事化項目擔憂,「這些行為會嚴重加劇緊張,減少達成外交解決的可能」。卡特要求中國減少此類活動,採取有助於增進地區互信的行動。

卡特還重申了華盛頓迄今的立場,即反對中國破壞日本對東中國海上有爭議島嶼(中國稱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行政控制的任何行為。

圍繞斯特拉普利群島主權,中國與亞洲多國存有爭議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美國和菲律賓軍隊本月在斯普拉特利群島附近海域舉行年度聯合演習,今年的規模將是兩國2000年恢復聯合演習以來最大的。

記者會上,在被問及美菲聯合軍演是否是對中國相關行動的一種反應時,卡特稱,華盛頓和馬尼拉在該地區有共同利益,其中包括確保不發生武力改變現狀,確保領土分歧不軍事化。

根據新近公佈的衛星照片以及菲律賓軍方人士的報告,中國在斯普拉特利群島的6個島礁上的宣示主權工作獲長足進展。馬尼拉當局還稱,北京已啟動在第7個島礁上的主權宣示工程。

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哈里斯(Harry Harris)上周對澳洲一智庫表示,中方正使用挖掘機和推土機在南中國海建造「沙質長城」。

中國對據信能源蘊藏豐富的相關海域提出全部或大部分主權要求,每年經由相關海上通道的船運貿易額度達5兆美元。

安倍首相將於本月28日在華盛頓與歐巴馬总統舉行會談。卡特防長此次日本之行被認為是為此次美日峰會所作的準备之一。本月晚些時候,兩國外長和防長將在華盛頓舉行2+2會議,為「美日防衛合作指針」修訂稿做最後潤色,提交峰會批准。

日本之後,卡特防長將於本周末抵韓國訪問。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