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政治北韓

「普金」關係深化 習近平冷眼旁觀?

2024年6月20日

俄羅斯總統普丁時隔24年再訪北韓,並與金正恩簽署戰略夥伴關係協議。莫斯科與平壤高調深化雙邊關係,北京的態度卻相當低調。

俄羅斯總統普丁19日在北韓與金正恩會面
俄羅斯總統普丁19日在北韓與金正恩會面圖片來源: GAVRIIL GRIGOROV/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俄羅斯總統普丁週三(6月19日)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面,兩人在機場一見面就熱情擁抱,在鏡頭前高調展現雙邊良好關係。兩人也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內容涉及雙邊防衛互助。

俄羅斯及北韓關係深化引發西方國家擔憂,中國在此事上的立場也格外受矚目。先前中國外交部僅回應「這是俄朝之間的雙邊交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9日在記者會再表示:「朝俄作為友好近鄰有交流合作、發展關係的正常需要,相關高層交往是兩個主權國家的雙邊安排。」

有看法認為,中方似乎有意淡化俄朝領導人會晤與中方的連結。路透社引述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研究員趙通觀點,認為由於北韓與俄羅斯深化軍事合作可能破壞北京對平壤「近乎壟斷」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因此中國對此抱持一定的保留態度。

趙通指出,中方非常小心地避免「給外界留下北京、莫斯科和平壤結盟的印象,因為這樣不利於中國與主要西方國家保持務實合作」。

此外,一位不具名的南韓官員也透露,在當前有數千名北韓勞工違反聯合國決議滯留在中國的情況下,導致北京與平壤之間似乎出現緊張關係。

普丁訪朝:兩國簽署戰略夥伴關係協定

01:19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中國需要擔心俄朝深化關係嗎?

中國目前仍然是北韓最大貿易夥伴,雙方早在1960年代即簽署了共同防禦條約。不過美國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主任孫韻認為,儘管中朝關係不太可能有大變化,但金正恩與普丁的接觸,加上北韓與俄羅斯難以預測的行為,都為中國製造了新的不確定性。

「在出現挑戰中國立場的明確發展和政策之前,我認為中國還是願意袖手旁觀,看事態會如何發展。」孫韻補充說,對於北京而言,俄羅斯與北韓關係更緊密,將分散美國的注意力,對中方來說也不一定是壞事,「中國只是要小心,不要把這(北韓及俄羅斯合作)變成三方協議,這會產生太多責任」。

瑞典安全與發展政策研究所(ISDP)所長斯旺斯特倫(Niklas Swanstrom)表示,如果北韓與俄羅斯的夥伴關係導致挑釁行為,讓區域局勢對北京來說更加艱困,中國很可能會感到擔憂,「中國想要進行貿易、重建經濟;他們還有其他更重要的擔憂」。

中韓「2+2對話」撞期普丁訪北韓

普丁訪問北韓之際,中國及南韓首場副部長級「外交安全2+2對話」也於18日在首爾舉行,由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與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副主任張保群率團與會,和南韓外交部副部長金洪均及國防部國際政策官李承范等人會晤。

南韓在會中提及北韓近期發射彈道飛彈、廢棄物氣球等「挑釁行為」,也指俄羅斯與北韓在軍事方面的合作,對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構成威脅,呼籲中國在推動該地區和平及無核化方面發揮建設性作用。

中方則重申北京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政策,呼籲雙方避免對立加劇對抗,並針對台灣等議題表達關切,要求南韓「妥善處理」。

據悉,南韓方面與中方討論期間,對普丁訪北韓一事表達擔憂;中方代表則回應稱,希望俄羅斯與北韓的交流有助於該地區的和平穩定。

台灣中央社引述韓聯社指出,這次中韓對話的會議時間有所延長,且新聞資料比往常更晚發佈,這些「異常」狀況引起揣測。分析認為,中國一方面不樂見俄國和北韓關係太過緊密,但一方面也「無法不考慮友邦立場」,因此更慎重處理與南韓的討論內容及公開聲明。

該報導也引述《朝鮮日報》指,中國「不希望完全與受國際排擠的北韓與俄羅斯綁在一條船上」,但也憂心俄國與北韓過從甚密,會降低中國對北韓的影響力,於是把中國與南韓的對話安排在此時,藉此牽制。

事實上,也有觀察認為中國和北韓之間存在分歧。今年5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中日韓峰會上,與日本及南韓領導人討論朝鮮半島去核化的議題後,平壤曾罕見公開譴責中國與日韓的聯合聲明侵犯北韓主權,是「嚴重的政治挑釁」。

不過,DW客座評論員鄧聿文18日的文章認為,普丁訪問北韓整體而言仍然有利於中國。其中一個原因在於,金正恩不太可能完全「倒向普丁」,因為北韓「在很多方面還需中國的幫助和支持」,而且若俄烏戰爭最終是俄方戰敗,「金正恩回頭還得找北京……因此他不會把寶押在普丁一邊,必定是俄中兩邊押注」。

(綜合報導)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