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據捷克公共電視台周三(7月12日)報導,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去世,享年94歲。據法新社報導,米蘭‧昆德拉故鄉圖書館發言人也於當天表示,「很不幸,我可以確認米蘭‧昆德拉先生因病於昨天(7月11日)去世。」
昆德拉的作品描寫人、他們的思想、感情及願望。他最擅長的則是人際關係小說。其中最著名的是《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輕》,描寫布拉格之春背景下的一個三角戀愛故事。1984年,這一長篇小說問世,使昆德拉迅速享譽全球。
在數十年裡,昆德拉生活在法國。上世紀70年代末,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注銷了他的國籍,讓該國這位著名作家成為流亡者。昆德拉後來加入了法國國籍。不過在2019年年底,曾經表示「沒有返鄉夢」的昆德拉又重獲捷克國籍。
社會主義烙印 米蘭‧昆德拉不僅深受捷克文化的影響,在社會主義國家當作家的經歷也給他打上深深的烙印。1948年,高中最後一年的他滿懷激情地加入了共產黨,兩年後就因「敵對思想和個人主義傾向」被開除黨籍。這一事件的後果是,昆德拉不得不中斷剛剛開始的大學課程--他原本先是學音樂和文學,後來轉到電影學院學習導演和編劇。
1953年,昆德拉發表處女作《人:一座廣闊花園》。在這部詩集裡,他對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社會現實主義進行了思考。後來,他又重新加入共產黨,之後又再被開除,如此反復多次。
共產黨對其「個人主義傾向」的指責最晚在60年代已經成為焦點。他創作了一些諷刺短篇,70年代匯成短篇小說集《好笑的愛》。大部分的悲劇故事都在愛情與政治、嚴肅與幽默、輕鬆與惆悵的昆德拉獨特的風格中交織展開。
1973年,米蘭‧昆德拉與妻子在布拉格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 開除黨籍、流亡法國 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被殘酷鎮壓後,昆德拉成為不受歡迎的人物。作為改革派共產主義的擁護者,昆德拉1969年被開除作協,1970年被開除黨籍。他在電影學院的教職也被剝奪,創作的話劇被取消演出,作品被下架及禁止出版。
但昆德拉卻不懼審查,繼續寫作。在《生活在別處》(1973年)和《告別圓舞曲》(1976年)中,他對自己屢次加入共產黨的經歷進行了清算。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在捷克斯洛伐克再出版作品了。兩本書都在法國出版。1975年,他在法國雷恩得到一個教書的職位,之後又在巴黎找到避難之所。
流亡期間,昆德拉繼續文學創作,繼續以捷克斯洛伐克為背景。由於已被驅逐出境,在出版《笑忘錄》之後,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導層1978年只能剝奪他的國籍。1984年,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出版,暢銷全球,昆德拉也因此舉世聞名。該書後來被改編成電影,大獲成功,主演是朱麗葉‧比諾什(Juliette Binoche)和丹尼爾‧戴-劉易斯(Daniel Day-Lewis)。
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舉世聞名,該書後來被改編成電影(圖),大獲成功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United Archives/IFTN 哲學語境下的文學思考 昆德拉之後的作品《不朽》、《慢》、《身份》和《無知》雖然也受到重視,但不及早期作品成功。《慢》等作品以法語寫成。一些文學評論家認為這些小說太哲學化和散文化,另一些則認為昆德拉是具有開創性的道德典範,是西歐文明的批判家,後現代主義者。
2008年,昆德拉被指曾在50年代出賣了一名反對派, 導致他多年被關在勞改營裡。據稱捷克秘密警察的記錄裡有相關口供。但是,口供真的出自昆德拉嗎?還是有人冒充昆德拉?昆德拉當時對此表示一無所知,而且文件上確實沒有他的簽名。
2014年,在沉寂10年之後,昆德拉的小說《慶祝無意義》出版。該書以幽默而悲愴的昆德拉的筆調刻畫了4位男士漫遊巴黎並講述自己的個人坎坷。這本期待已久的小說在歐洲非常暢銷,但批評家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這是一部傑作,另一些卻認為它陳腐侷促。這是他最後的一部作品。
2023年7月11日,昆德拉去世,享年94歲。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那一年已過去了整整半個世紀:1968年,許多孕積已久的烈火,一朝噴發。瓶中幽靈,脫穎而出,直到今天都在世上活躍。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Keystone 1968年,奧斯瓦爾德‧科勒(Oswald Kolle)將大眾教育片《愛之奇》(Das Wunder der Liebe)的第一部分在影院公演。片中所演的做愛情景堪稱一次小革命。一檢察官甚至威脅要逮捕科勒。該影片特意拍成黑白片,並配以平靜的音樂,以防男性觀眾群起自慰。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Keystone 西貢警察局長槍決一名疑似的越共黨員。超級強國及其盟友在越戰中的暴行在全球激怒了和平主義者。這樣的圖片導致輿論大變。1968年3月,美國總統約翰遜放棄競選連任。他停止了美軍的轟炸,並開通了談判途徑。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E. Adams 但是,越戰也導致意識形態爭議:出於對「在越南的種族屠殺」的抗議,以巴德爾(Andreas Baader)和埃斯林(und Gudrun Ensslin)為首的一個左翼人士小組在美因河畔法蘭克福(Frankfurt am Main)實施了焚燒行動。這是紅軍派(Roten Armee Fraktion)的起始。在從事了更多襲擊後,巴德爾和埃斯林於1972被捕,但紅軍派在德國及歐洲均已有傚法者。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C. Hampel 在德國,魯迪‧杜奇克(Rudi Dutschke)動員眾多學生走上街頭,反對越戰。從媒體中,這位「議會外反對派」領袖領教到越來越多的拒絕和仇恨。1968年4月,他遭遇刺殺,生命垂危。大學生們指控是斯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通過其報導煽動了對杜奇克的暴力。
圖片來源: AP 在很大程度上,德國學生運動也是與第三帝國歷史鬥爭的產物。女記者、自命的納粹獵手克拉斯菲爾德(Beate Klarsfeld)反對沉默。為此,她將曾為國社黨成員的時任聯邦總理季辛吉(Kurt Georg Kiesinger)稱為「納粹」和「罪犯」。數月後,她甚至扇了他一記耳光。圖右是聯邦議院大廳一名工作人員。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1968年4月4日,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在孟菲斯(Memphis)遭槍殺。對其民權運動的眾多支持者而言,此次謀殺行為是美國國內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的表現。他們認為國家也要為此承擔責任。金遇刺身亡後,美國有100多個城市爆發激烈衝突,導致大量傷亡。本圖顯示1968年3月孟菲斯一次遊行中的金。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J. Thornell 實現「有人性的社會主義」:杜布切克(Alexander Dubcek)欲改革捷克斯洛伐克:少一點中央集權、多一些自由。然而,1968年8月,華約集團軍隊開入布拉格。在蘇維埃共和國聯盟的壓力下,杜布切克不得不收回所有改革。1945年以來歐洲這一最大規模軍事行動後不久,俗稱的「布拉格之春」告終。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不論是在德國、美國或世界上很多其它地方,1968年,披頭士以一首「Hey Jude」登榜年度最勁歌,並使之成為其事業上的最暢銷歌曲,賣出近750萬張單曲。在唱盤背面,印有「Revolution」(革命)字樣,凸顯政治色彩;歌手們高唱「我們都想改變世界」。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對於女性,避孕藥意味著從來未知的性自由,這種自由不只在大學生和嬉皮士社群無拘無束的行為中有淋漓盡致的體現。1968年,教宗保羅六世(Paul VI.)發布「Humanae Vitae」 (《人類生命》)通諭,反對任何形式的人工避孕,引發憤怒浪潮。很多人指出,他們關於教會不通人世的看法由此得到了證實。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也是在這一年:1968年聖誕節,「阿波羅8」太空人拍攝了一張照片,並取了一個充滿感情的名字「地球升起」(Earthrise)。人類首次看到了自己所處的脆弱星球。這張圖片如何影響了人類對地球的認知,迄今都還在討論,對動蕩年份1968影響的討論亦然。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