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措施治標不治本

2008年6月24日

上周周末,中國政府大幅提高燃油價格。汽油、柴油和航空油料分別上漲16%、18%和25%。此外,7月1日起,工業用電將平均提價4.7%。新蘇黎世報這樣分析了這次提價的背景:

滿世界都漲價!圖片來源: dpa

"這次下令提價的目的也許是為了在奧運前及時消除加油站供應不足的問題。由於價格低廉,那些從國外購買原油加工汽油和柴油的煉油企業每煉一升油都虧本,所以甚至國家龍頭企業都減少向市場供應的燃油數量。加油站前,卡車排起了長龍。

但中國經濟政治家的最新措施只是治標,沒有治本。國家不斷以無法預計的方式進行調節和干預,使得市場無法在整個中國內部能源領域發揮作用,現在出台的新措施並沒有解決這個根本問題。要更好發揮市場作用、節約能源及適應國際市場變化,更為重要的是實行改革,使國內價格逐漸靠近市場和國際水準,這樣個人和經濟界現在就可以採取與之相適應的做法。在需要政府提供支持的地方,例如對農民或收入低的家庭,最好提供直接補貼,以此代替人為壓低能源價格的做法。"

燃料價格上漲包含了兩個風險

法蘭克福匯報認為,北京的這一舉措"並非僅僅為了減少能源生產補貼,更擔心的是夏季出現能源匱乏"。但這樣做也有風險:

"每次燃料價格上漲都包含了兩個風險:其一是社會不滿和抗議。北京對此採取了對應措施,立即給漁民和農民等受到衝擊的群體提供198億元人民幣的援助。其二,燃料價格上升造成通貨膨脹指數繼續攀升,中央銀行也許不得不再次提升利率。但這一切對整體經濟增長來說,是一劑毒藥。中國的物價漲幅最高達到7.7%,創下了12年來的最高記錄。"

中國的汽油仍然相對便宜

商報駐北京記者看到,中國加油站的標價仍然比國際平均價格低三分之一。但他引用國際能源專家的話說,"這樣對價格進行比較並不完全正確",因為"中國沒有像德國那樣徵收石油稅",而"收取高速公路費和多種地方性質的車輛稅費",所以必須"以不同的目光觀察各國每升油的價格",但形勢仍然嚴峻:

"由於中國的汽油仍然相對便宜,所以香港蘇格蘭皇家銀行的分析家辛芬多夫預計中國還會繼續提價,這將進一步加劇通貨膨脹的壓力。中國中央銀行行長周小川周末警告說,能源價格上揚當然會給消費價格帶來新的壓力。為了對付通貨膨脹,中國將實行更強硬的貨幣政策。"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