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印邊境 再生事端

2013年5月4日

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印在即,兩國解決了新近的邊界糾紛。印度媒體報導說,兩國軍隊從位於喜馬拉雅的爭議地區撤出。印方曾指控中國軍隊在臨時分界線印度一側安營紮寨。中國外交部始終予以否認。

LEH, INDIA - OCTOBER 5: An Indian Military banner post is seen on the road to Pangong Lake on October 5, 2012 near to Leh, Ladakh, India. Ladakh, nestled between the Kunlun mountain range in the north and the main Great Himalayas to the south, was once an ancient Buddhist Kingdom and for over half a century now, a strategic military outpost for India. Ladakh, sharing borders with both China and Pakistan, has seen an increase in tourism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an alternative to Nepali Himalayan treks. (Photo by Daniel Berehulak/Getty Images)
Grenzkonflikt Indien China Ladakh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Daniel Berehulak

(德國之聲中文網)儘管中印軍方就邊境問題已經進行了三輪磋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僵局,然而兩國駐紮在北部拉達克(Ladakh)地區的陸軍仍在近距離對峙。

本周印度陸軍總司令比克拉姆‧辛格(Bikram Singh)向印度內閣委員會報告了中國軍隊在邊境駐扎的情況。辛格說,一部分中國士兵已經深入位於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的拉達克山拉伯格玉爾地(Daulat Beg Oldi/DBO)安營紮寨,這裡屬於印方的實際控制線(Line of Actual Control/LAC)。

印度東亞研究中心主席、中國問題專家庫達帕裡(Srikanth Kondapalli)表示,中方的行為是蓄意挑釁。 他說:"事實上,(中方)幾乎每天都有越軌行為,每年可高達250次。但這次的入侵更為惡劣。此前,他們只是插上國旗,或者留下些煙頭和泡麵袋,以宣示曾到達此地。這一次的帳篷讓我們相信,他們打算在這裡長期駐扎。"

中印邊境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中國方面對印方一切有關"入侵"的指控予以否認。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國軍隊"在中方一側進行正常巡邏,沒有越過實控線一步"。同時中國指責印度軍方在邊境沿線進行 "侵略性巡邏",要求印度停止巡邏、拆除印度在拉達克邊界包括堡壘道路等基礎建設。

衝突由來已久

中印邊境摩擦由來已久,兩國曾在1962年為此進行了一場短暫的戰爭。

中方宣稱位於印度東北部的阿魯納恰爾邦約9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屬於中國,印度方面則表示,中國在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佔領了印度約3.8萬平方公里土地。

中印雙方持續的軍事對峙,可能會影響中國新任總理李克強原計劃本月底的訪印行程。印度外長庫爾希德(Salman Khurshid)定於5月9日出訪中國,為李克強不久後訪印進行先期會談。

1962年的中印戰爭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當(中方)這種入侵仍在不斷發生,我們如何能夠解決雙方長期的邊境問題?"印度外交部前秘書長、外交家曼辛格(Lalit Mansingh)對德國之聲說,"最具諷刺意味的是,這次事件發生在中國高層出訪前。這已經不僅是咄咄逼人了,而是透露著更大的訊息,我們這次決不能讓步。"

"印度一直致力於其邊境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並計劃繼續加強其實際控制線上的軍事實力",印度陸軍中將普拉薩德(Shankar Prasad)說。 "我們必須在軍事和外交上做出反應,以防止中國有進一步行動。"

貿易往來 蓬勃發展

儘管邊境衝突不斷,但中印兩國間的貿易往來在過去的十年裡得到長足的發展。雙邊貿易額增長了20倍,在2010年超過610億美元,並預計在2015年達到1000億美元。

據印度媒體報導,儘管印度不滿中國近來的所作所為,但很多政客高層也擔心事態發展會影響兩國雙邊貿易關係。外長庫爾希德稱,"我相信我們擁有共同利益,我們不應該摧毀多年共同的努力成果",並頂住印度國內輿論壓力,堅持按原計劃於5月9日訪華。

五月份中印互訪,你來我往。但邊境問題依然棘手,如何解決尚是個未知數。

作者:Murali Krishnan 編譯:萬方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