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杜塞道夫华人舉行反日遊行

德國之聲中文網 2005年4月24日

4月23日,大約400名中國人在杜塞道夫―─這個有小東京之稱的德國北威州首府,進行了反日遊行和示威。遊行的組織者是年輕的在德中國留學生,他們幾乎完全依靠網路进行動員,而且特意澄清與中國官方沒有關係。

參加抗議遊行的留學生自發在日本駐杜塞道夫领館前發言

就在杜塞道夫华人反日遊行的同一天,中國國家主席與日本首相小泉在雅加達進行高峰會晤。為保證其舞台效應不受民間聲音干擾,中國官方早在一周前已下達噤聲令,彈壓民間自發遊行,控制稍觸即發的社會緊張。海外多地的華人自發反日抗議,就因此格外引人注目。4月23日這天,遊行吸引了日本讀賣新聞、德國西德電視台、德國之聲等多家知名媒體。日本駐杜市領館也早早發出通知,要求日本人當天盡量不要前往「日本街」。

海外華人留學生表達自己聲音

中國的反日浪潮雖然在國內趨於沉寂,卻在開始後的第三周延燒到了海外。本周稍早,一個名為「杜塞道夫游行籌委會」的非正式組織,號召德國華人在歐洲的日本人居住最集中的杜塞道夫发起反日「入常」遊行。周六,大約400名主要來自北威州各大學的中國學生和杜市的當地華人參加了遊行。他們於下午兩點從杜塞道夫中央火車站出發,向商業區附近著名的「日本街」—Immermannstrasse行進。遊行隊伍在周末已經人跡寥寥的寬闊大路上綿延數百米,在反日口號和義勇軍進行曲中最後抵達日本領事館。在日領館前的示威持續了一個半小時,下午四點,組織者向日領館遞交抗議信之後,人群散去。

警車開道

這次遊行,發起者是杜塞道夫大学的中國學生崔峰。據他介紹,整個活動全部都在網路上進行,幾位組織者也從未謀面,只是在遊行前幾日才聚在一起商討組織事宜。多位組織者均強調,他們與有中國官方背景的各校留德學生會沒有關係,更不是出自中國駐德使領館的授意,完全屬於自發性行為。只是,誰也沒有想到最後竟然有如此之多的中國人響應,除了網友的義工支持,籌備過程中還有一位熱心華人專程捐贈200歐元表示聲援。

雖然本次遊行的組織者多是20出頭、血氣方剛的年輕留學生,並且自命為激進的民族主義者,但是,一名在科隆學習MBA的林同學告訴德國之聲中文網記者,他不贊成中國國內示威中的過激行為。在他看來,過激行為其實是國內大眾政治麻木的衍生物,而正是國內民眾的普遍麻木助成了日本國內極右勢力抬頭。他們此次組織遊行,就是要向德國社會和中國公眾表達自己獨立的聲音,表明他們不是也不願意被中國政府操縱。

沿杜市「日本街」遊行

由網路传播、發動然後吸引到各界人士響應、參加、最後匯聚成大規模街頭行動,這一點與中國國內前兩周在北京和上海等地的示威生成模式頗為相似,卻與六年前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轟炸之後中國政府在國內和海外組織的大規模抗議炯然不同。組織者透露,儘管他們曾經事前與中國駐德使館聯繫,但中國官方的態度並不支持,只提醒注意安全問題。

民主操練

但在周六的整個遊行過程中,安全或者暴力根本不是問題,從一開始迅速批准遊行申請到示威全過程,杜塞道夫警方都表現了高超的控制技巧,和對民主權利的保障。23日中午一點,杜塞道夫警方即派出10餘名員警,進入中央車站廣場遊行集結地點監控;兩點始,按照申請線路和時間安排,警車一路開道,並在遊行隊伍經過的各路口時短暫封閉交通。有經驗的隨行女警,還多次抱怨隊伍走得太快,不合乎德國人慣常的遊行節奏,因為較慢的遊行節奏有助降低示威人群的暴力沖動。而在日本領館大樓外,則早已安排好了三十餘名全副武裝的防暴警察,由杜塞道夫市警察局長親自帶隊。結果,此次遊行示威秩序井然,得以在和平氣氛中結束。

遊行以學生為主,也有其他身份的華人參加

更有意義的,不僅一路高喊口號、高唱國歌的中國年輕示威者沒有發生任何暴力行為,而且在日領館前一個多小時的示威中,實踐了一次在中國國內幾乎不可能的民主練習:多位示威者自發輪流演講,號召民眾將反日遊行和抵制日貨堅持下去---雖然這看來得不到中國政府的支持,雖然沿途有許多德國民眾對此表示不解,更有一位德國人高舉「促進中國人權」的標牌陪場。

但是,若這種自發的民族主義運動果真能堅持下去,未必不能贏得國際社會的理解從而影響國際社會對中日關係的認知,因為它已經是在利用國際社會的法治來操練民主,大大超脫中國官方定義的民族主義內涵,從而能夠在更廣泛的範圍內促進中國人的集體認同,這非常接近歐洲近代興起的民族主義精神。

比如,這次遊行中除了年輕學生,最引人注目的是大約四、五十名工作多年或自開公司的當地中年華商。一位已經獲得德國國籍、人稱「老王」的參加者,告訴德國之聲中文網記者,他們大多不是通過網路,而是通過手機和電話的口口相傳,雖然屬於德國華人分裂社會的另一群體,但在「反日入常」的民族主義號召下,也加入到遊行中。而在場目睹示威的一位攜家小出遊的台灣中年男子,在表示支持之餘,激動地說,「這讓我們想起了70年代的保釣運動,那個時候,台灣人和海外華人都團結到了一起。」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中文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