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梅克爾和羅雅爾:相似的道路不同的風格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7年3月5日

一個已經大權在握,一個也許快了:周二,梅克爾跟法國社會黨總統候選人羅雅爾首次會晤。後者可能會在兩個月後成為法國總統,到柏林來,她要強化她的外交政策形象。兩個強女至今沒有見過面,完全是偶然使然,倆人90年代初以來都擔任過環境、婦女和青年部長,但卻是在不同的時間段,且代表著不同的黨。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從左到右:羅雅爾,梅克爾,薩爾科奇(法國保守黨候選人)。不管兩個月後如何,本周二沒男人什麼事圖片來源: AP Graphics/DW

梅克爾和羅雅爾年齡幾乎一樣大。法國女人1953年出生在塞內加爾,作為一名駐紮在那裡的法軍軍官的女兒;梅克爾出生在漢堡,作為一名新教神甫的女兒,後來才舉家遷往東德。兩個少女都是傑出的學生:梅克爾出色的高級中學畢業文憑使她得以就讀心理學專業,羅雅爾的出色成績讓她獲得獎學金,得以赴巴黎學習政治學,後來進入黨干熔爐ENA。兩個青年女子的一個共同點是,在大學階段,她們都是默默無聞的女生。

共同點延續著:兩個青年女子的政治生涯都得益於他們所在國家頂尖政治家的青睞:德國總理柯爾和法國總統密特朗。柯爾1991年把他稱之為「姑娘」的梅克爾提拔為婦女和青年部長。而畢業於黨的幹部學校ENA的羅雅爾於1978年加入了法國社會黨,擔任了6年密特朗的衞生、環境和青年問題顧問。那時,她也有了個美麗的外號:「公主」。1992年,密特朗也把她提拔為環境部長。

梅克爾1998年擔任了基民盟總書記,2000年擔任了黨的主席。這一點羅雅爾就不同了,她不追求黨內的位置。處在一個局外人位置上,她與社會黨內「大象們」的統治展開了激烈的鬥爭,很快被視為一個激進的女權主義者。然而,她們根本上還是一樣的:通過黨內的昇華,梅克爾終於於2005年解決了德國的「K問題」(女人當總理),而羅雅爾通過與男性競爭者們的激烈鬥爭終於贏得了黨內的「P問題」(女人當總統-候選人)。

然而,在處事風格上,兩位女政治家就走的是「殊途」了:梅克爾考慮再三,溫文行事,羅雅爾尖銳突進,即使引起黨內的不滿也在所不惜。比如去年,她建議對傾向於刑事犯罪的青年人實施「軍事照料」,在法國左派中引起了震驚。自從被選為總統候選人以來,她要給自己抹上基礎民主的色彩,讓她的選舉計劃局部通過公眾的辯論來確定。

梅克爾至今對她的私生活遮遮掩掩,而羅雅爾早就在媒體中公開扮演著她作為4個子女的母親和女政治家的雙重角色。與梅克爾不同的還有,她至今沒有結婚。她已經與她的孩子們的父親在沒有結婚證書的情況下同居了四分之一個世紀。孩子他爸是法國社會黨領袖弗朗索瓦.奧朗德,早已是法國家喻戶曉的人物,跟梅克爾的他-化學家約阿希姆.索爾的默默無聞相反。

兩個女人至今很少談論對方。一年前,羅雅爾在一次訪談中把梅克爾稱為無意識的「女權主義者」,並為梅克爾沒有孩子的狀況辯護(人們為什麼從來不會對男人發出這樣的指責呢?)一定讓梅克爾感到驚訝。當去年12月初梅克爾跟法國保守黨現任總統希拉克談到羅雅爾當選社會黨總統候選人的話題時,梅克爾以幽默的外交辭令來回報羅雅爾,她說:對羅雅爾說來,總是她自己拿到的東西才是有效的,因為「女人也是人」。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