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11208 Klima Finanzkrise

Arne Lichtenberg2008年12月14日

將環境保護和促進經濟政策結合起來,是許多政治家的一個夢想。但現實與夢想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在目前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德國總理梅克爾也感受到了這一點。這位大力倡導氣候保護的政治家,在經濟衰退的威脅下,不得不優先考慮保護本國的就業崗位。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買汽車要花錢的圖片來源: AP

2007年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國際社會有關氣候保護的討論中扮演了一個關鍵角色。德國是2007年上半年歐盟輪值主席國,同時還主持當年的八國集團峰會。總理梅克爾將氣候保護作為當年的重點議題,去年3月布魯塞爾歐盟峰會召開之後,梅克爾對取得的成績十分滿意,„這是一個質的突破,將保證我們的創新能力。德國所追求的表率作用也將使歐盟贏得國際輿論的信任。"

在梅克爾的推動下,國際社會通過了一些重要的氣候保護決議,她的核心主張在去年海利根達姆的八國峰會上被寫入了閉幕文件,"首先,我們成功地使與會的8個國家對國際氣候報告的內容,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和後果作出了認同。我們達成了一致目標,到205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半。"

當時,梅克爾被輿論贊譽為氣候保護的帶頭人。然而一年多以後的今天,在世界經濟危機的陰影下,對這位德國總理來說,氣候保護的重要性顯然已退居其次。在距離下屆聯邦議會大選10個月的今天,保障就業崗位具有更加緊迫的意義,„我們必須做到,在建立廢氣排放許可制度的過程中,將依賴出口的高能耗工業部門排除在外,我們不能讓這些產業在國際市場上處於劣勢,導致化學和鋼鐵工業的就業崗位流失,流向環保標準較低的世界其他地區。這是自相矛盾的,也是錯誤的做法。"

溫室氣體排放許可證交易制度是歐盟氣候保護的核心內容。這一制度的目的是通過有償排放限制工業企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按照該方案,國家對排放許可證數量作出限定。目前企業從國家無償獲得定量的排放許可。正在布魯塞爾召開的歐盟峰會上的爭議焦點之一是,今後企業是否必須在市場上通過拍賣獲得許可證。據估計,德國的高耗能工業企業,每年將為此增加50億歐元的支出。這些企業認為自己在與歐盟以外企業的競爭中,將處於劣勢地位,因為後者不受如此嚴格的環保規定的制約。因此,梅克爾希望盡可能降低許可證的費用。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