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洲在德國的地位

2013年12月19日

梅克爾總理在連任後的第一份政府聲明中要求歐盟作出大刀闊斧的改革。歐洲事務將是她第三屆總理任期的核心議題。

Merkel Regierungserklärung 18.12.2013
梅克爾總理作新政府聲明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

(德國之聲中文網)"既然希望有一個更為強大的歐洲,就必須同時樂意重新調整某些職權。"梅克爾總理近乎直白地談論歐洲前途,在她看來,不改變現行歐盟條約,便很難設計歐洲未來。

總理宣讀政府聲明一天之後,梅克爾便親赴布魯塞爾參加那裡的歐盟峰會。由此聲明以歐洲為重點便不足為奇。德國目前是歐盟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此前發生的金融與經濟危機,德國安然無恙,幾乎未受影響,而這平添了德國的自信。

重新審核對危機國家的政策

專家認為,德國大聯合政府成立後,歐洲政策的走向不會發生根本變化。科學與政治基金會的施瓦爾茨(Daniela Schwarzer)告訴德國之聲,雖然一些問題還有待於兩大黨取得一致,但德國還將一如既往向希臘和西班牙提供援助,同時要求相關國家落實旨在恢復競爭力的改革。她說,但過去太注重整頓經濟和要求節約,而且一些國家被限制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改革。"現在人們看到,在危機國家,以上措施產生的負面經濟結果比預期的要明顯,同時伴隨了一系列政治與社會風險,而這在我看來非常令人不安。"

施瓦爾茨認為,未來一年在歐盟層面上,人們必須考慮危機國家究竟應實施怎樣的改革措施。除互助基金外,是否應該針對某些國家設立臨時性的援救機制,就像戰後的馬歇爾計劃。

德法關係在發生變化

梅克爾總理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德法關係。依照慣例,總理就職後立即出訪巴黎。梅克爾周三沒有破例。她在巴黎同奧朗德一道為次日布魯塞爾峰會進行籌備。

梅克爾拜訪法國總統奧朗德圖片來源: Reuters

歐盟內部,德國和法國因其國民經濟實力構成真正的推動力量。但在德法兩國內,力量對比卻在悄然發生變化,法國漸弱,德國轉強。德國歐洲政策研究所副所長伯特格爾(Katrin Böttger)說,以上變化不僅侷限在政治層面,它也對談判發生影響。德國的任務是,同法國一道,推動共同的歐洲項目。她說,"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以往德法協同一致,推進歐洲統一,並不是因為德法的意見總是相同,而是雙方達成了妥協,之後這一妥協方案也受到別國認可。"

安全政策:德國地位尷尬

無論德國有多重要,經濟實力有多強,在安全政策領域,它仍然位置尷尬。一方面,過去一直有對德國的譴責,認為柏林在國際危機地區出力不夠積極;但另一方面,一個軍事強大的德國會讓人們聯想起歷史,引起人們的恐懼。

施瓦爾茨說,正因如此,今後德國也應繼續在軍事出兵事宜上倍加審慎,但應給予防禦性的和平使命更多支持。德國要能夠面對別人的批評,即便是"防務政策領域裡德國袖手旁觀"這樣的指責。

烏克蘭問題:德國斡旋不是最佳選擇

德國不僅對歐盟承擔著特殊的責任,東歐國家也會向德國求助。烏克蘭國內親西方的反對派希望德國在當前的危機中扮演斡旋者的角色。歐洲政策研究所的伯特格爾認為這個主意並非高明,因為德國在這一問題上並不中立:"我很猶豫,因為德國或歐盟在這一地區明顯代表自身的利益,即希望推動他們之間的經濟合作。"

親歐洲的烏克蘭反對派圖片來源: Genya Savilov/AFP/Getty Images

她說,歐盟在爭取烏克蘭的競爭中輸給俄羅斯是自身政策所導致,"我想,歐盟低估了俄羅斯對這些國家經濟上的影響力。歐盟向烏克蘭提供免簽旅行和自由貿易,但它們對老百姓而言是中、長期遠景,在當前不具吸引力。老百姓關心的是,他們當下住在哪裡、怎樣取暖、有沒有食品。"而老百姓最關心的這些東西,都是俄烏剛剛簽署的150億美元協定的內容,它規定了低廉的天然氣價格以及部分收購烏克蘭國債。恰恰這些,歐盟一而再地拒絕了烏克蘭。

伯特格爾表示,也許德國新聯邦政府能夠解決棘手的烏克蘭問題,"梅克爾總理說,應該為這些國家提供'兼而有之'的模式,而是不'二者取其一',因為後者完全未能奏效。"

作者:Martin Koch 編譯:李魚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