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洲軍火出口政策將趨統一

2006年1月9日

豹式坦克、潛艇、防化偵測、發動機等,都是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德國軍火裝備和技術。在最近幾年,德國的武器裝備出口有很大的增長。但是,在歐洲即將統一軍火出口政策後,德國的軍火商還會有好日子嗎?

土耳其的德制豹IIA5坦克圖片來源: dpa

2004年,亞洲國家從德國總共購買了10億歐元的軍火,佔到德國軍火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一。但與世界其它國家相比,德國在亞洲的軍火生意只是小巫見大巫。就像在冷戰時期,世界兩個武器出口大國仍是美國和俄羅斯。法國和英國與亞洲國家的武器交易規模也遠遠超過德國。但很多國家出口的軍火中都採用了德國的技術和裝備,歐洲的軍火康采恩已經緊密合作了很長時間,這為歐洲防務政策的調整提供了現實基礎。

黑森州的和平與衝突研究基金會研究員摩爾特曼說,「其中最有名的康采恩就屬EADS了。該公司的主要業務在航空、火箭和通訊。在海軍方面,德國、法國、義大利及西班牙都希望能夠進行更密切的合作。這樣他們就可能實現軍艦的生產標準化,包括驅逐艦、巡邏艇等,也許還有潛艇。目前而言,正在進行著公司合並的過程。這樣可以減少歐洲內部的競爭,同時可以在市場上取得一定的優勢,提高與美國的競爭能力。」

對歐盟的防務政策制定者們來說,他們早就有在軍火出口控制方面實行統一政策的打算。目前各歐盟國家的軍火出口依照各國自己的規定進行管制。在歐盟的層面上僅有一個所謂的「武器出口行為準則」,這僅是歐盟軍火出口的一個可遵守、事實上也可不遵守的、缺乏約束力的政治準則。

目前,歐盟正在布魯塞爾商討建立一個新的軍火出口管制制度。摩爾特曼認為,由於歐盟軍備控制政策的法律依據模糊不清,使不少軍火商可以混水摸魚,相關軍火禁運規定也形同虛設。他說,最關鍵的是,歐盟各國的國防部長們要達成一致,將本國的武器出口控制權更多的交給歐盟,「因此,在近期內,也許一年,也許兩年,我們可能將武器出口行為準則變成各國必須遵守的硬性規定。所有歐盟國家將只有一個共同立場,一個透明而不僵化的武器出口政策。」

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德國軍火出口的亞洲市場去也將受到這項擬議中法規的限制,但將有多少品種、以何種方式被限制,對德國與中國日益密切的軍火合作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尚不得而知。

德國之聲中文網

www.dw-world.d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