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洲需要走出溫室

2014年2月5日

一項有關歐洲防務能力的新研究調查凸現了當前的一個困境:當美國漸行漸遠時,歐洲的全球責任增加了。不過,障礙很多——國防預算的削減、公眾的質疑、政治上的消極。

München Sicherheitskonferenz 2014 John Kerry Joachim Gauck Begrüßung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利比亞和敘利亞危機問題上表現出的急躁和搪塞表明了西方世界--不論公共還是政治領域,對干預政策的胃口都在衰退。因此,上周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上針對海外"行動"的未來的發言包含其挑釁的意味。

會議上,總統高克(Joachim Gauck)建議德國聯邦國防軍"原則上"不應被排除在國際衝突之外,似乎要改變人們腦中關於德國歷史的那些老生常談;美國國務卿克裡試圖喚起一個新目的,他在會議上說:"作為一個跨大西洋共同體,我們不能退縮,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復甦,我們所有人。我們2014年需要的是一個跨大西洋的復興,一個能量、承諾和投入在三個力量源泉的新爆發:我們的經濟繁榮,我們的共同安全,以及連系著我們的共同價值觀。"

誰將在這種海外行動的興奮和湧動中牽頭,目前尚不清楚。克裡的語言,至少表面上,有很大包容餘地。"為滿足當今 遠近各地區的挑戰,美國需要一個強大的歐洲,而歐洲需要一個堅定的、投入的美國",克裡說。"這意味著,向內轉不是我們任何一方的選項。當我們共同主導,其他人也會加入我們。但是如果我們不這樣做,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很少有人有所準備或者願意作出表率。"

不過專家認為,儘管這段話是和解的基調,但傳遞的訊息非常明確。"這種'跨大西洋復興'是用一種禮貌的方式說:你們歐洲快長大吧,管好自己的後院吧",歐洲外交關係理事會的前英國外交官和政策研究員威特尼(Nick Witney)說。

歐洲國防的兩難境地

然而在歐洲的經濟問題多到"向內轉"似乎是一個自然的問題時,這些話又意味著什麼?總部位於英國的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本周三(2月5日)發布了"軍力平衡報告",這是該智庫關於年度世界軍事能力和國防經濟的評估。其引言總結了目前歐洲所處的兩難境地:"在歐洲國家國防開支正在減少的同時,美國將其國防政策的方向調整為亞太地區,這增加了歐洲在國際安全方面的負擔。"

克裡稱,「跨大西洋復興」的時間到了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這一切怎麼行得通?對,行不通,這也就是目前的底線",前德國國防部戰略顧問、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研究員海德坎普(Henrik Heidenkamp)說。"如果你願意,可以把高克的發言看作一個後面傳來的批判聲音,一個對於國家責任是什麼和應該是什麼的提醒。"

對於海德坎普而言,歐洲實現高克的設想的方法只有一個。"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歐洲國家之間的通力合作",他對德國之聲說。不過在此刻,"還有很多障礙、國家特權,這使它很難"。

2014年--關鍵的一年

"這意味著艱難的決定,"海德坎普補充說,"我們願意集中共享那些能力?我們願意放棄那些領域的國家主權,將其上交至歐洲層面?順便說一下,這也意味著軍工能力。如果誰沒有恰當地做,他在這個舞台上這就沒有多少價值"。

和很多歐洲國家一樣,德國在削減備軍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有很多跡象表明,2014年將成為軍事合作的關鍵一年。北約在阿富汗的使命即將結束,今年9月北約在英國的峰會將是駐足思考的良好契機。威特尼認為,阿富汗問題更多的是關於外交而非國家建設。

他對德國之聲說,"在所有歐洲人看來,阿富汗行動是個失誤。我們去那裡的每個人心中都沒有為阿富汗出力的熱情,沒人相信這真的是有關歐洲安全,公眾也從來沒有信服--沒有信服是對的。介入阿富汗的原因和華盛頓有關"。

這一切都需要改變,威特尼說。"誘惑是我們把頭埋進沙子裡,說'阿拉伯之春發展錯誤,但我們能做什麼呢?很少,所以我們還是置身事外吧'。我認為這種看法對我們這樣的歐洲大陸而言非常短視,我們對人權、民主和大屠殺都具有鮮明的觀點和付出高代價的體會。

贏得公眾支持

即使更積極的參與符合各方利益,還存在如何說服歐洲民眾的問題。目前人們對於海外干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持懷疑態度。"政客精英需要把安全和防務政策提上日程,他們需要談論這些事情,"海德坎普說,"這些問題需得到比以往更多的解釋。"

與此同時,海德坎普稱,對公眾反對置之不理是不明智的。"軍事手段必須更有效地納入一個更廣泛的政府行為,特別是在歐洲層面上。如果公眾理解,介入海外衝突首要不是軍事任務,而是整個政府的任務,他們就會明白在衝突激化前介入的必要性,敘利亞危機就是反面例證。"

作者:Benjamin Knight 編譯:萬方

責編:謝菲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