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馬肉醜聞」愈演愈烈
2013年2月1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到現在人們也不知道這次醜聞的規模究竟有多大,也不清楚到底誰該為此負責。不過這一切應該很快就會水落石出。英國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大臣歐文‧佩特森(Owen Paterson)已經提出召集食品行業的高層代表舉行會議就此進行討論。他呼籲所有牛肉產品生產商都予以支持。周三(2月13日)還將舉行歐盟層面的部長級會議。
來源不明
"掛牛頭賣馬肉"的醜聞在大約一個月前就已經開始遭到曝光。當時英國和愛爾蘭一些超市出售的漢堡包裡發現了馬肉,上周又有測試結果顯示,牛肉千層面裡也摻進了馬肉,有些摻假的比例高達100%。第一批線索指向了法國生產商,而他們所使用的肉類部分來自羅馬尼亞。
法國和其他歐盟國家的相關機構迄今都不清楚,用馬肉替代牛肉的"把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規模又有多大?羅馬尼亞總理蓬塔(Victor Ponta)表示,檢測結果表明,羅馬尼亞境內的公司並沒有違反歐盟的相關條例。
雖對健康無害,仍是欺詐行為
瑞士和荷蘭的超市已經出於預警而撤下了大量預制食品。為了小心起見,德國連鎖超市"凱撒"(Kaiser's Tengelmann)也在上周將所有冷凍千層面產品都撤出冰櫃,並加以檢測。但本周一,德國消費者保護部長埃格內爾(Ilse Aigner)表示人們無需為此過於擔心。沒有跡象顯示"含有馬肉成分的錯誤標識產品進入了德國市場"。德國消費者保護部發言人金特(Ariane Girndt)對德國之聲表示,如果真的發生這種事情,就會被視為"欺詐消費者行為"加以處理,"觸犯了食品及飼料法第11條的規定",也就是商家沒有盡到"申報義務"。不過,迄今為止發現的在預制食品中混入其他肉類的做法雖然違法,但對身體健康並不會造成損害。
必須標明產地
綠色和平發言人科尼什(Jürgen Knirsch)則認為,這次的"馬肉醜聞"表明德國在食品產地的標注方面做得還很不夠。食品的運輸路線一片混亂。"我們需要一個清晰的(產地)回溯系統",這位可持續性消費領域的專家對德國之聲強調:"我不僅必須知道這裡面究竟是什麼,還要知道這肉是從哪裡來的。"相應的技術現成就有,只是因為成本原因而沒有得到應用。比如採用一種名為"F-Trace"的系統,消費者就能通過網路对某種產品"追本溯源",直到進行耕種的農莊,前提是該農產品是在德國生產的。"如果我為了盡可能壓低生產成本,今天在愛爾蘭、明天在塞普勒斯采購,那這樣的標識系統自然就很難實現了",科尼什表示。
東歐馬肉比較便宜
雖然相關兇犯還沒有找到,但類似欺詐行為的動機顯然是貪求利潤。"如果在牛肉裡摻進馬肉,可以省下不少錢",歐洲食品和營養研究所的食品專家波爾默爾(Udo Pollmer)表示。"一些東歐國家還有很多馬場。那裡的馬都是用來進行勞作的牲口,馬肉很便宜。"波爾默爾補充道,在牛肉裡摻進幾個百分點的其他肉類就可以很有賺頭。以前就有過一些案例,生產商被指控在牛肉中摻入了比較便宜的豬肉。
但在波爾默爾看來,馬肉來自東歐還不是什麼大問題。"如果這些馬肉真的是從東歐來的,那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因為我們(德國)這裡的馬場主人們會給馬喂各種各樣的名貴藥物。而在東歐,他們根本沒這個錢。"如果被用來摻假的肉類來自西歐,那這就是一個更大的醜聞了。因為這意味著,這些馬肉根本就不是按照人類食品的標準加工處理,而是僅限於當作動物飼料。愛爾蘭食品安全機構目前正在調查肉製品中是否還有苯丁唑酮(Phenylbutazon)。馬的止痛劑或退燒藥中都含有這種藥物成分。接受過類似藥物治療的動物是不允許作為肉類加工的。
但目前看來,事情可能並沒有如此簡單。英國警方以及食品安全署官員周二(2月12日)突擊搜查了英格蘭北部的一家屠宰場以及威爾斯的一家肉製品廠,並關閉了兩處工廠,沒收所有肉類產品。據稱這兩處地點都與這次"馬肉醜聞"有關。英國的這一行動可能標誌著馬肉的來源並非如人們此前所認為的那樣僅限於羅馬尼亞。
馬匹被視為寵物
這次的"馬肉醜聞"引發如此關注並非僅僅因為人們擔心健康以及廠商"申報義務"的缺失。"馬在我們這裡享有家庭寵物的地位",波爾默爾表示。德國有許多"馬迷",對他們來說馬肉根本就是一個禁忌話題。
那麼德國肉類企業怎麼說呢?德國肉類企業聯合會主席福赫斯(Martin Fuchs)認為,對於德國14000多家專業肉類加工商而言,不會有什麼消極影響。食品醜聞總是會讓驚慌失措的消費者對於大型生產廠家和銷售商產生不信任感。但這會讓中小型肉類加工企業受益。
作者:Günther Birkenstock 編譯:石濤
責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