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盟光伏產業未來何在

2013年8月7日

歐中解決光伏貿易爭端的價格承諾協議正式生效。德語媒體指出,以德國為龍頭的歐盟光伏業是否真能從這一協議受惠,尚在未定之數,發展新技術才是最終不被中國打敗的關鍵。

ARCHIV - Vor dunklen Wolken steht am 12.08.2011 das Schild «Solar Valley» an der Autobahn bei Bitterfeld-Wolfen (Sachsen-Anhalt). Der Niedergang in der Solarindustrie geht weiter. Nun droht auch einem Werk von Crystalox in Bitterfeld-Wolfen das Aus. Foto: Jan Woitas/dpa (zu dpa 0858 vom 19.12.2012) +++(c) dpa - Bildfunk+++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歐中關於解決光伏面板貿易爭端的價格承諾協議正式生效翌日,歐盟委員會周三(8月7日)公佈關於對中國政府是否對本國光伏業提供貿易補貼的初步調查結果。歐委會一名官員指出,鑑於歐中新近在光伏面板反傾銷爭端中達成價格承諾協議,即使歐委會的調查結果確證中方有補貼行為,歐盟也不會採取制裁措施,因為,有了價格承諾協議,歐洲業界應該不會再因廉價競爭而受損。8月7日一期的《南德意志報》發表短評指出,德國及歐盟的光伏產業與中國同行競爭迄今失利的最終原因還在自身,努力在技術上保持領先地位,才是生存下去的關鍵:

「德國先行者們已經被甩在了後頭。曾以自己的迅速成長使德國傳統的能源康采恩陷入窘迫境地的那些個革命者,恰因自己的衰落而岌岌可危。……此地光伏業的未來可能會完全不同於主管經濟事務的政治家們現在的想像。

德國光伏面板生產商Conergy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以其現有的形式,德國生產商們不論如何都難以生存下去。海灣地區的酋長們或來自紐約的風險基金對國家和地區感受的諒解不會超過對巨大債務的憂慮。精於計算的基金會經理們會自問,在亞洲規模大得多、設備更新的工廠生產成本更低,又有何必要在薩克森和布蘭登堡州建廠?他們更關心的不是廠房,而是品牌、技術和德國的員工,—所有同大型太陽能電廠的計劃有關的一切。……

「有一點是清楚的,那就是:光伏業遠未奄奄一息,相反,相關技術還處在其真正獲得突破的前夜。今天,在德國和許多其它國家,來自自家房頂的光伏電能已經比供應商的電能更加便宜。大型光伏電廠已可以同煤電廠一樣的成本發電,而且沒有煤電造成的環境污染。技術正快速向前發展。德國生產商們必須徹底轉變,集中開發高技術,潛心關注發明創造。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同中國進行的圍繞綠色未來的這場戰鬥。」

光伏面板圖片來源: ROBYN BECK/AFP/Getty Images

恆天然的未來取決於中國

8月7日一期的《法蘭克福匯報》在報導全球最大乳製品出口商—紐西蘭的恆天然集團肉毒桿菌醜聞時指出,這已是恆天然經歷的第三次產品污染事件,鑑於中國是該商號的最大進口國,鑑於恆天然曾是因毒奶粉事件而聲名狼藉的中國三鹿集團的大股東之一,此次肉毒桿菌醜聞能否妥善解決將決定其未來:

「恆天然集團是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的最大供應商和投資人之一。該企業在中國人那裡曾留下糟糕的回憶:紐西蘭人擁有其大量股份的中國乳業康采恩三鹿出售含有三氯氰胺的牛奶,2008年,醜聞曝光,三鹿奶導致6名嬰幼兒死亡,成千上萬人得病。今年,紐西蘭人不得不承認,在自己的奶粉中檢測出有毒化學品殘留物雙氰胺,不過,含量不高,還不足以讓人擔心會影響身體健康。……

贏得中國消費者的信任是恆天然的當務之急圖片來源: Reuters

「總額160億美元的中國嬰幼兒奶和奶粉市場是全球最重要市場之一。中國進口奶粉的90%來自紐西蘭,總額19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恆天然的產品。消費者不僅因2008年的毒奶事件而對恆天然深具戒心,他們還指責其產品價格昂貴,並與其它外國生產商約定價格。正是出於這一原因,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購買歐洲的嬰兒乳製品。」

摘編:凝煉
責編:苗子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