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盟「印太戰略」提台灣 兩岸相繼回應

2021年9月17日

不同於幾個月前發表的「歐盟在印太合作戰略」聲明,歐盟最新發布的「印太戰略」明確提及台灣。對此,中國和台灣分別作出回應,歐洲議會高級官員亦有話要說。

 EU Afghanistan l Frankreich, Chef der EU-Außenpolitik, Josep Borrell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資料圖片):印太戰略著眼的是合作而非對抗圖片來源: Julien Warnand/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中國外交部周五(9月17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歐盟發布「印太戰略」,表示將與台灣加強經濟方面的關係,並將向「印太地區」派遣艦船,中方對此有何評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答:「中國台灣地區參與經濟合作必須按照一個中國原則來處理,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國家與中國台灣地區商簽具有主權意涵和官方性質的協議,在這個問題上中方的立場是明確和堅定的。」關於域外國家向印太地區派遣艦船,趙立堅表示,中方希望域外國家尊重地區國家維護和平穩定促進發展合作的意願,不要採取使局勢複雜化的行動。

歐盟周四公佈了一項旨在促進歐盟與印太地區政治和防務關係的新戰略,並表示將以下七大領域加強與印太地區國家的合作:貿易、氣候變化、海洋治理、數字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安全和防衛、健康衞生。

歐盟的新戰略旨在促進歐盟與印太地區政治和防務關係

「首度明確納入台灣」

今年4月,歐盟發表了一份題為「歐盟在印太合作戰略」的聲明,如今發布的印太戰略聯合公報是對具體內容的進一步闡明。但是,4月份的聲明並未提及台灣,最新的文件則明確表示,歐盟將尋求與台灣發展更緊密的貿易投資關係。歐盟還指出,為解決半導體供應鏈中的戰略依賴性,將與日本、韓國和台灣等夥伴合作。

就此,歐洲議會德國綠黨籍議員、對華關係小組組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又譯彼蒂科菲爾)也注意到新舊文件的這一明顯不同之處,他在其網頁發表評論指出:「就歐盟與台灣關係的作用,新文件採用了更積極主動的語氣。鑑於台灣對發展安全的彈性供應鏈的貢獻潛力、台灣在衞生管理方面的豐富經驗以及它作為印太地區民主國家的榜樣,這種做法是很恰當的。」

歐洲議會德國綠黨籍議員、對華關係小組組長包瑞翰(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DW/D. Dobrić

台灣外交部周五在其網站發表聲明表示,對於歐盟在「印太合作戰略」共同報告的官方文件中首度明確納入台灣、關切台海安全情勢,並將台灣視為歐盟在印太地區的重要合作夥伴,外交部表達高度歡迎與誠摯感謝。該聲明指出:「歐盟近月來持續在國際多邊及雙邊場域,透過發表聯合聲明或公報等方式,重申對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視。此次歐盟首度在『印太合作戰略』正式文件中明確納入台灣,再次凸顯台海的安全、穩定與繁榮對歐盟在印太區域的利益至關重要。」 

是合作而非對抗?

路透社認為,歐盟推出「印太戰略」的目的在於增進其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存在並對抗中國的崛起。然而,當被問及該戰略是否針對中國的問題時,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強調,該戰略著眼的是合作而非對抗。

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就此表示:「中方認為,各方關於亞太地區的戰略都應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有利於促進本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突出意識形態,挑動地區局勢,搞排他性的小圈子,與地區國家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意願和時代潮流相悖,注定不會成功。是要合作,還是對抗,我們會持續密切關注。歐方只有切實尊重本地區國家意願和不同發展模式,真正堅持平等、包容、合作,才能為亞太地區穩定與繁榮作出貢獻。」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