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盟特別峰會上演拉鋸戰

2012年5月24日

法國式的增長計劃還是德國式的節約路線?歐元債券還是國家減債政策?讓希臘留在歐元區還是退出?本周三歐元峰會的這些議題能否在六月底的下次峰會上得到澄清,現在還很難說。

Italy's Prime Minister Mario Monti, Germany's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and France's President Francois Hollande attend an informal EU leaders summit in Brussels May 23, 2012. European leaders will try to breathe life into their stricken economies at a summit over dinner on Wednesday, but disagreement over the issue of mutual euro-zone bonds and whether they can alleviate two years of debt turmoil will dominate the gathering. REUTERS/Francois Lenoir (BELGIUM - Tags: POLITICS BUSINESS) - eingestellt von fab
歐盟峰會上的梅克爾和奧朗德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國新總統奧朗德認為"更多增長"才是法寶,而德國總理梅克爾則呼籲加強內部市場,推動新的結構改革。布魯塞爾智庫"歐洲政策中心"(EPC)的耶尼斯‧埃馬努伊利茲(Janis Emmanouilidis)說:

"主要分歧是如何在改革型的節約路線和促進增長之間找到新的平衡。"

促進增長將寫入金融計劃

奧朗德等人希望通過歐洲央行直接向各國發放貸款,但德國等國對此表示堅決反對。路德維希堡(Ludwigsburg)德法學院的史蒂芬‧塞登多夫(Stefan Seidendorf)說,德國不會作出讓步。

"從德國方面來講,不會就歐洲央行的地位進行新的談判。這是比較清楚的。奧朗德雖然希望擴大歐洲央行的任務,但他也從未說過要重新就裡斯本協議進行談判。這方面不會有什麼改變。"

梅克爾也不願改動歐盟財政公約。不過,法國六月將舉行議會選舉,選戰中的奧朗德必須拿出成績來。所以,在財政公約中增加奧朗德所要求的增長條款恐怕已經是既定政策。

歐元債券如泰山壓頂

奧朗德還要求建立歐元債券,即共同的歐洲國家信貸,對此,歐元集團主席容克和義大利總理蒙蒂都表示贊同。

梅克爾卻明確拒絕歐元債券,並指出協議中書面禁止相互承擔責任。但是,"歐洲政策中心"的耶尼斯‧埃馬努伊利茲則認為,梅克爾無論在內政上還是在歐洲層面都受到壓力,包括歐元債券的問題。他說:"越來越多的夥伴要求朝著這樣的方向前進。德國的公共討論中,也有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在歐洲層面建立某種形式的共同債務項目是必要的。所以說,壓力在增加。"

歐洲議會議長馬丁‧舒爾茨(德國社民黨籍)也開始施壓。他在歐盟峰會開始之際批評說,德國最近發放了零利息的國債:"其它歐洲國家必須付6%的利息。這樣的不平衡正在摧毀歐盟。因此,有關歐元債券的討論也是關係到歐盟如何繼續存在的討論。不能讓一些國家實際上支付負利息,也就是說購買人還付給我們德國人錢,而另一些國家卻陷入投機者的壓力中。"

德法學院的史蒂芬‧塞登多夫說,儘管在歐盟峰會前,各國已在部長級層面就可能的妥協底線交換了看法,但五月峰會仍然是以對抗為基調。這位法國問題專家說,德法分歧過去常常以達成歐洲範圍所能承受的妥協而告終:"重要的是,很快利用起經受了考驗的妥協機制,以便建立工作關係,很快提出共同的建議。"

希臘是去是留?

不過,將舉行選舉的不只是法國,還有希臘。有關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的討論越來越熱烈,尤其是在以極左翼政黨左翼激進聯盟黨(„SYRIZA")為首的堅決拒絕節約路線的希臘政黨在上次議會選舉中獲勝之後。由於組閣失敗,希臘將於6月17日舉行新一輪選舉。雖然歐盟峰會再次承諾將向希臘提供新的支持,並表示願意讓希臘留在歐元區內,但是,各國的國家和政府領導人也警告說,希臘必須遵守與歐盟三駕馬車的協議。耶尼斯‧埃馬努伊利茲認為,反對節約計劃的右翼和左翼陣營不會取得勝利。

"希臘將形成一個團結各種力量的聯盟。如果左翼激進聯盟黨成為該聯盟的一部分,那麼必須看看該黨以及該黨主席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能否像選戰中所宣傳地那樣實現承諾,其夥伴是否願意遠離與歐盟夥伴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達成的協議。"

這位歐洲專家認為,希臘退出歐元區不僅僅在法律上棘手,其政治和經濟後果對該國來說則是致命的,對歐洲的影響也難以預測。

作者:Daphne Grathwohl  編譯:樂然

責編:苗子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