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歐洲議會周五表決通過,在一份決議中支持"黑人的命很重要"(Black Lives Matter)並譴責種族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這份決議沒有法律效應,但釋放出支持反種族歧視抗議的訊號。
歐洲議會議員達利(Miriam Dalli)在本周的一場全體會議上表示:"我們必須確保我們所有社會和公民都是自由的。黑人的性命很重要,我們必須清楚明確地大聲疾呼:把白人的膝蓋從黑人的脖子上拿開。"
在5月25日美國明尼蘇達州發生白人警察暴力執法造成非裔美國人佛洛伊德死亡后,反種族歧視和抗議警察暴力的示威活動近幾周來在歐洲各地蔓延。歐洲議會周五以493票贊成票和104票反對票通過決議,"強烈譴責駭人聽聞的佛洛伊德之死"。
歐洲議會黨團"復興歐洲"(Renew Europe)對該項決議表達強烈支持,其黨團成員拉菲拉(Samira Rafaela)引述了歐盟的口號呼籲:"在多元中團結"(United in diversity)。
歐盟也難逃責備
這項決議也譴責美國對示威者的嚴格限制措施,並批評美國總統川普威脅派遣軍隊鎮壓示威者的"煽動性言論",
而歐盟成員國同樣遭受批評。歐洲議會呼籲各國譴責"不對等使用武力以及執法時的種族歧視傾向"。
最新的決議也將歷史上的奴隸貿易定性為"反人道罪行"。而許多歐盟國家過去都曾經在相關貿易中獲利。
歐洲議會還通過了一項決議,威脅若北京對香港實施新國安法,歐盟將採取法律行動。與此同時,歐洲議會也批准對捷克總理巴比斯(Andrej Babis)涉嫌濫用歐盟資金進行調查。
譴責種族主義
在歐盟通過"黑人的命很重要"決議的數小時前,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對歧視性的警察暴力做出譴責,同時要求對"系統性種族主義"提交報告。然而,多個人權組織批評聯合國聲明未直接點名美國,指責聯合國懾於美國的淫威。
歐盟決議通過當日適逢美國紀念廢除奴隸制的"六月獨立日"。美國總統川普周六將在俄克拉荷馬州的塔爾薩市進行首場競選集會,而該市正是1921年血腥種族屠殺的發生地。川普此前在推特上威脅:"任何要前俄克拉荷馬州的示威者、無政府主義者、煽動者、掠奪者或卑鄙之人,請你們明白,你不會受到像在紐約、西雅圖或明尼蘇達州那樣的待遇。那將會是完全不同的場面!"
川普无視其政府公共衞生顧問的防疫建議,執意在本周六舉行競選集會。
張筠青/王凡(法新社、德新社)
黑人喬治‧佛洛伊德死亡事件的發生及當下美國國內有關警察暴力和種族主義爭論四起後,美國一家供片商將1939年出品的經典作品《飄》(亦譯《亂世佳人》) 從供片名單上取下。此舉不禁讓人進一步發問:其它電影是否也該取下?還有:它並不只是美國電影史上的一個問題。比如,亞洲以及德國電影史上也不乏對特定人物的扭曲。 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Everett Collection 現在,要對電影史重作評價了?對美國國內的種族主義爭議高漲之際,美國流媒體平台HBO Max宣佈,暫時下架經典作品《飄》。有該片版權的華納公司作自我批評,承認奴隸們當時的情境在片中被美化,作了不符合現實的描述。
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Everett Collection 現在將《飄》下架的HBO Max準備以後再提供這部經典作品,當然,要附帶專家們的歷史評價。這自然引發問題,因為《飄》可不是歪曲表現歷史事件和社會發展的唯一影片。
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Everett Collection 出自格裡菲斯 (David Wark Griffith)之手的《一個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是美國無聲電影時代最著名、最有創意的作品。1915年出品的這部長達3小時的巨構講述了美國內戰中的事件。片中,對非裔美國人的演繹也相當扭曲:他們要麼以負面形象出現,要麼自願屈就美國白種人的願望。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akg-images 將來,該怎麼放映這部電影?畢竟,它可是電影史上的最著名作品之一。1927出品的《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是電影史上首部有聲片。男主角飾演者阿爾‧喬爾森(Al Jolson)是有名的白人歌手和諧星。該片中,他臉上塗黑,扮成非裔美國人。今天,對此無法忍受的可不只是黑人。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kg 如今,「塗黑臉」被人們用以指稱此一現象:非裔美國人角色在很長時間裡由白人演員擔任。該圖顯示的是1930年出品的《狂歡》(Whoopee)一片主角飾演者艾迪‧坎特爾(Eddie Cantor,本名Isidore Itzkowitz)。這一荒唐的角色分配方式今天被視為種族主義。那麼,人們該如何對待這些來自另一個時代的故事片呢?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Hulton Archive/K. Alexander 由此,人們便很快會面對地道的美式片種——西部片。在那裡,白人明星飾演有其它膚色的角色——本片裡是印第安人。在《酋長之子塔贊》(Son of Cochise)一片中,洛克‧赫德森(Rock Hudson,右二)飾演心性平和的酋長之子。該片導演是原名漢斯‧德特勒夫‧西爾克(Hans Detlef Sierck)的德國人道格拉斯‧西爾克(Douglas Sirk),1937年,他逃離納粹德國。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United Archives 西部片《搜索者》(The Searchers)亦可被視為道德、美學和歷史倒錯的一個著例。幾乎沒有任何一部別的美國電影像約翰‧福特(John Fords)執導的這部西部片(1956年)那樣,直到今天仍被如此熱議。在很多專家眼裡,她屬於永恆的最佳影片。而另一方面,該片卻宣傳種族主義世界觀,這也該重作評價啦?
圖片來源: Imago/Entertainment Pictures 美國電影或多或少暗中傳布種族主義偏見?老實講,相關討論也應擴展到不涉非裔美國人角色的其它影片。無疑出色反映了越戰的電影《獵鹿人》(The Deer Hunter)是否也煽惑了對越南人的偏見?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 被譽為電影傑作的《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或許也該受到指責:始終只注重表現白種美國人,越南人則被用來充作沒有特徵和個性的電影擺設?因此,人們將來應如何對待這樣一部電影?尤其是,如何看待那些眾多的確糟糕的越戰片?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KPA Honorar & Belege 好萊塢電影裡,很多亞洲角色被嚴重扭曲。經典片《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便是例子。美國白人演員米奇‧魯尼(Mickey Rooney)飾演日本人國吉先生(Mr. Yunioshi)——女主人公霍莉‧戈萊特利(Holly Golightly,奧黛莉‧赫本飾演)的鄰居。人們自可幽默視之,但該角色卻也足以促進偏見。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 好萊塢裡的拉丁裔美國人:《曼哈頓愛情故事》(Manhattan Love Story)一眾 德國之聲的一份調查報告中有這麼一句:「拉丁裔美國人約佔美國總人口18%,是該國最大的少數民族群體」。對他們也存在著刻板的表現,雖不致像在黑人和亞洲人那裡那樣,只是蔑視性的。但仍有一個問題:要是像詹妮弗‧洛佩茲(Jennifer Lopez)那樣的女演員們總以性感、激情面目出現,觀眾會有何種想法?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談及避免傳統偏見,其它國家也不容易。日本電影裡對中國人的展示是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例子,中國電影亦然。原因在於兩國間曾有過的長期戰爭。近期以來,出現緩和跡象。本圖攝於2005年:導演張藝謀和日本演員高倉健(Ken Takakura)攜手合作。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China Photos 很多逃離納粹魔爪的奧地利演員和德國演員流亡好萊塢。在那裡,他們主要得到飾演納粹角色的機會,如本圖所示,在名片《卡桑布蘭卡》(Casablanca)中,康拉德‧法伊特(Conrad Veidt)飾演施特拉瑟少校(Major Strasser,左)。這種情況導致出現對德語演員們的角色分配固定模式,戰後多年依然。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 這一固定模式一直延續到今天。相對較近的一個例子是德-奧演員克里斯托夫‧瓦爾茨(Christoph Waltz)。他在昆汀‧塔朗蒂諾(Quentin Tarantinos)執導的《無恥混蛋》 (Inglorious Basterds)一片中精湛演繹了一名沖鋒隊隊長。可是,觀眾會怎麼想:在新千年裡,德語演員們依舊扮演納粹?
圖片來源: imago/EntertainmentPictures 出自納粹德國的「有保留電影」:《猶太人蘇斯》(Jud Süss) 固化偏見和成見的電影有時的確必須被禁演,在這方面,也有例子。納粹德國的一些尤其惡劣的反猶宣傳片(如本圖所示的《猶太人蘇斯》)今天也只能在授課範圍內,或有歷史學家或電影專家講解的框架內「有保留」放映。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kg-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