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1302 int China Medienoffensive
2009年2月15日德國之聲:據海外媒體報導,中國計劃投資450億人民幣加強對外宣傳,改善國家形象。這筆巨大投資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呢?
班志遠:中共最高層已經比較明確的做出了相關表示。多年來,中國都在注意自己的"軟實力"以及與之相關的海外項目。他們認為,中國在全球民意的爭奪戰中已經落了下風。我認為這是一種假象,但中共官員並不這麼想。他們往往用"硬實力"的思路來考慮"軟實力"的問題。其實這並不是什麼新現象。多年來他們都在試圖讓中國媒體"走出去"。我想,現在是第一次出現了一個確切的訊號,標誌著實際的計劃和行動即將展開。這是最主要的意義。
德國之聲:為什麼中國政府會選擇現在這個時機作出這樣的決策?
班志遠:正如我剛才所說,其實這樣的說法已經有很多年了。儘管在此期間,有關"媒體走出去"的概念出現過一些變化。90年代,中國試圖進入世界貿易組織,而當時中國媒體也在經歷大規模的商業化過程。這一過程背後的重要推動力和想法是,中國媒體必須能夠與諸如新聞集團這樣的大型國際媒體集團進行競爭。不過,我們看到的這次最近的談話主要針對的是中央級的,黨的媒體。那些商業媒體被徹底排除在外。中國現在有很多專業媒體,他們的國際公信力都還不錯,這並不是我們現在討論的對象。回到你的問題,回顧一下去年的情況,比如西藏騷亂,我想類似這樣的題目正是中國今後想通過媒體來參與影響的。中國很多領導人認為,在西藏事件期間,中國在國際媒體輿論中吃了虧。因為中國方面始終堅持將西方媒體逐出西藏,而中國媒體又沒能提供新聞報導。因此國際媒體雖然沒能進入西藏,卻依然繼續報導,西藏事件始終佔據版面。中國在這一回合中顯然落敗,他們沒能"引導輿論",這是他們控制媒體輿論時常用的說法。他們嘗試更好的控制這種所謂的"意外"。
德國之聲:中國中央媒體缺乏公信力,甚至中國受眾都經常對此表示不滿。有報導稱,今年1月,中共中央外宣辦主任王晨曾經表示,中國要"著力建設語種多、受眾廣、訊息量大、影響力強、覆蓋全球的國際一流媒體"。中央政府是否意識到,要想實現這樣的目標,不但需要資金,還需要基本的新聞自由?
班志遠:是的,這也是我為什麼一再強調,中國的"軟實力"和國際形象的核心問題並不是中國領導人所說的,在國際輿論中所佔份額不夠。他們過於從民族主義、民族國家的角度考慮這個問題。他們總是象"守護領土"那樣看待這個問題,我覺得這是上個世紀的思路。我想這對他們而言確實是一次考驗。如果從這一計劃中能夠產生什麼積極影響的話,那也許中國高層能過從中學到一些教訓。中國外宣計劃的另一個問題是,以非常具有中央計劃色彩的模式來對應國際輿論,這是非常有問題的。這是他們必須面對的基本問題。
德國之聲:中國不僅希望壯大自己的媒體來增強"軟實力"。據海外中文媒體網站博訊報導,宣傳部門還試圖對海外中文媒體增加影響力。他們為什麼會希望這樣做呢?
班志遠:中國經常使用所謂"正確輿論導向"這樣的說法來對待國內的問題,比如社會群體性事件等等。但是我不認為他們能把這樣的做法用到國際層面。我確信他們希望這樣做。但我不知道他們如何能對在國外運行的媒體施加直接影響。很顯然,這些海外媒體有自己的辦法來建立可信度。這和受眾有關,這些媒體沒有導向問題,也沒有中國國內媒體那樣的宣傳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