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歷史到底該如何展現?——「希特勒地堡的最後十二天」首映引發爭議

本文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9月23日

歷史新片「希特勒地堡的最後十二天」 9月16日在德國首映。這部電影一經公映就引起了爭議,由於影片裡的希特勒形象與以往大相徑庭,很多人提出疑問,這樣的表現手法行得通嗎?

愛娃、希特勒和施佩爾在一起(劇照)圖片來源: 2004 Constantin Film, München

希特勒給德國帶來了一段噩夢般的歷史,他在以往的各種作品裡總是以惡魔的形象出現。但在新片「希特勒最後的十二天」中,導演希爾施比格卻大膽地塑造了一個人性化的希特勒,一個有時甚至待人友善的希特勒。影片中有這樣一組鏡頭:在自殺前幾個小時,希特勒和他的女廚師以及兩個女秘書圍坐在一起吃義大利面。四人顯然都沒什麼胃口,他們誰也不開口說話,周圍的安靜令人極不舒服。當希特勒吃完以後,他仔細地擦淨嘴巴,然後非常禮貌地轉向廚師,感謝她為大家做了這樣一頓「美味可口」的飯菜。現在距二戰結束已近六十年,至今還沒有人在電影裡用如此手法表現過這位納粹獨裁者。希爾施比格的創新之舉使得人們議論紛紛,爭論的焦點是:歷史真能這樣演繹嗎?

支持者說:「當然可以。」電影的創作空間是無限的,在藝術領域人們可以自由運用簡化,誇張甚至變形等各種手法。這種藝術加工在德國諷刺文學裡也是屢見不鮮的。讚揚者說,這部電影勇敢地打破了過去的禁忌,從多角度全面塑造了希特勒。除了立體展現第三帝國元首形象,「希特勒地堡的最後十二天」中也穿插了一些社會場景:遭到戰爭破壞的街道,堆積成山的屍體,對未來感到迷茫的士兵……製片人艾辛格表示,此片的目的是要「貼近歷史」,重現過去。不過「大屠殺」並不是這部影片的主題。

批評家則認為,艾辛格和希爾施比格這種對歷史進行自由藝術加工的做法不可能受到歡迎。因為影片描述的是一名罪行纍纍的戰爭犯如何走向滅亡。這個故事並不感人,所以也不適宜用溫情的手法進行處理。而且「壞人內心也有人性的一面」,這種內容早已濫俗,無需重複。另外,對觀眾而言,貼近一個「惡魔」絕對不是件舒服的事。儘管電影裡的希特勒在很多時候仍然顯得可怕,不近人情,讓人憎惡。但是片中也不乏他對女秘書容格的溫情流露、與愛娃深情擁吻的場景。面對這種鏡頭觀眾的反應是什麼?他們無法接受。他們的潛意識自然而然地對這些畫面表示抗拒。

還有人指責這部影片中的配角太過蒼白和單調。軍工部長施佩爾, 陸軍元帥凱特爾,希特勒的情婦愛娃……這些人物的性格並沒有經過多元刻畫,他們只不過是用來引起情節衝突,吸引觀眾眼球的戲劇元素。柏林首映式結束以後,影院裡的掌聲顯得稀稀拉拉。有觀眾表示,這部電影太長,太拖沓。

不過對製片人來說,這部耗資1300萬歐元的電影到底是「再現歷史」還是「戲說歷史」其實也許並不重要,他們更關心的是影片的宣傳效果。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