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全球

比爾‧蓋茨回憶錄:繼續建構「好億萬富翁」神話?

2025年2月2日

比爾‧蓋茨回憶錄《原始碼:我的起點》將於2月4日面世。批評者認為,這不過是富人和權貴的又一次「營銷宣傳和品牌塑造」。

即將出版的比爾‧蓋茨回憶錄《原始碼:我的起點》英文版封面
即將出版的比爾‧蓋茨回憶錄《原始碼:我的起點》英文版封面圖片來源: Published by Allen Lane/Penguin Random House UK

(德國之聲中文網)微軟及其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的故事,自上世紀80年代首次進入公眾視野以來,已被媒體無數次講述。

1955年,蓋茨出生於一個富裕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公司律師,曾參與二戰;母親是一位成功的社會活動家,曾在銀行及大型企業董事會任職。

13歲時,蓋茨編寫了自己的第一個電子游戲。在西雅圖的一所私立中學就讀期間,他結識了未來的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後來,他進入哈佛大學,但在1975年輟學,與艾倫共同創辦了微軟公司(Micro-Soft)。

這些經歷,蓋茨在他的回憶錄《原始碼:我的起點》(Source Code: My Beginnings)中進行了重新講述。這本書將於2月4日出版。

在書中,蓋茨談及自己「小時候感覺格格不入」、 「青春期時與父母衝突不斷」,以及「輟學投身一個尚未成形的行業所面臨的挑戰」。

他計劃再出兩本書,分別講述他在微軟擔任CEO的歲月,以及後來在蓋茨基金會的慈善事業。

2024年10月,比爾‧蓋茨在德國柏林出席活動。圖片來源: Annette Riedl/dpa/picture alliance

只是另一場營銷宣傳?

該回憶錄的出版方稱其為一本「溫暖而鼓舞人心的書」,但美國調查記者蒂姆‧施瓦布(Tim Schwab)卻認為,這不過是富人和權貴的又一次「營銷宣傳和品牌塑造」。

2023年,施瓦布出版了一本批評蓋茨的書,名為《比爾‧蓋茨問題:揭開『好億萬富翁』的神話》(The Bill Gates Problem: Reckoning with the Myth of the Good Billionaire)。

「其他億萬富翁大多露骨地追求自身利益,而蓋茨總是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無私的慈善家,一個所謂的『好億萬富翁』。」施瓦布對德國之聲說。

「關於蓋茨的個人故事,我們早已知之甚詳。這本書裡幾乎沒有什麼新鮮或者給人啟發的內容。」

不過,其中有一點引起了關注。蓋茨在回憶錄中提到,如果他成長於今天這個時代,可能會被診斷為自閉症譜系障礙。但施瓦布指出,蓋茨對此僅用了半頁篇幅,且缺乏深入的思考或反省。

2023年,比爾蓋茨與習近平會面圖片來源: Yin Bogu/Xinhua/AP/picture alliance

「我經常與世界領導人對話」

1995年,得益於微軟的成功,蓋茨成為全球首富,並連續位居《富比世》財富榜首位,直至2008年。此後,他退出微軟,將重心轉向慈善事業。

儘管近年來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等科技億萬富翁在財富榜上後來居上,但蓋茨的淨資產依然持續增長。如今,69歲的他身家約1070億美元(約合1025億歐元),位列全球富豪榜第13位。

與此同時,蓋茨的公眾形象也遠優於其他科技大亨。這種財富、關係網和良好聲譽的結合,使他得以接觸世界各國的決策者。例如,他在2023年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最近還與美國總統川普共進了長達三小時的晚餐。據蓋茨透露,他們在晚餐時討論了治療愛滋病和小兒麻痺症的可能方案。

「我們都對此感到興奮。」他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表示。

「由於基金會在全球健康問題上的深入參與,我經常與世界領導人對話。最近幾個月,我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進行了交流。」

蓋茨基金會在非洲的農業項目失敗了嗎?圖片來源: Java

《紐約時報》南亞記者、作家阿達斯(Anupreeta Das)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比爾‧蓋茨希望避免讓人覺得他的基金會的工作帶有政治動機,或者與美國的民主黨或共和黨存在政治上的聯繫。
達斯是2024年出版的《億萬富翁、書呆子、救世主、國王:比爾‧蓋茨及其塑造世界的追求》一書的作者。她表示:「蓋茨基本上遠離了直接的政治活動。」
她補充道:「當然,他的基金會(或他個人)支持的一些議題在政治上是有爭議的,比如在美國推廣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s)或在新冠疫情期間倡導接種疫苗。在日益極化的環境中,圍繞疫苗有效性的陰謀論廣泛傳播,使這些問題變得更具爭議性。」

非洲農業革命的失敗

蓋茨基金會利用這些關係網,投入巨額資金來應對全球疾病和飢餓問題。然而,施瓦布的書指出,這些努力的實際成果往往未能達到宣傳中的目標

一個備受爭議的項目是蓋茨基金會在非洲的農業項目。自2006年以來,該基金會向「非洲綠色革命聯盟」(AGRA)投入了近10億美元,承諾到2020年使13個非洲國家的農業產量翻倍,並將飢餓和貧困減半。

然而,現實與目標相去甚遠。據2020年6月的研究數據,受影響國家的飢餓人口實際上增長了30%。

2024年8月,多個非洲宗教、農業和環保組織公開要求蓋茨基金會進行賠償。他們在一封公開信中敦促該基金會及其合作夥伴承認失敗。

「他們的干預措施正在推動非洲的糧食體系向工業化農業模式轉型,削弱了當地人民的糧食主權,並威脅著生態和人類健康。」信中寫道。

這些非洲領導人指責AGRA項目推廣「昂貴的合成投入產品(化肥和種子)」,這些產品污染土壤、破壞生態,並使小農戶依賴全球市場價格維持收成。

然而,由於蓋茨基金會還資助研究機構和倡導組織,並與非洲的決策者緊密合作,批評者的聲音很難被聽見。

億萬富翁們玩「殘」了民主政治?

蓋茨基金會:創始人並不「制定世界議程」 

在2024年9月接受南非周刊《Mail & Guardian》採訪時,蓋茨基金會農業交付系統總監奇卡瓦(Enock Chikava)表示,該基金會對非洲綠色革命聯盟(AGRA)的支持,旨在幫助各國政府「優先考慮、協調並有效實施其國家農業發展戰略。」 他說:「我們還認為,與各種非洲聲音——包括農民本人——進行開放對話對於我們的工作至關重要,我們將繼續尋求建設性對話以解決相關問題。」 

蓋茨基金會承認,其 「資金、話語權和召集能力」 賦予其巨大的影響力,但他們堅持認為,他們試圖利用這種優勢來「放大那些沒有全球發聲平台的人的聲音。」 

蓋茨基金會首席執行官蘇茲曼(Mark Suzman)在2023年的公開信中表示: 「是的,我們的創始人是億萬富翁。但無論是他們、我,還是我們的董事會,都不會制定世界議程;作為一個基金會,我們只是對世界議程作出回應。我們的工作受到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指導——這是一套由聯合國所有成員國向本國公民作出的具體、可衡量的承諾。」 

蘇茲曼補充道: 「我們所有的投資都是公開的,並努力完全透明地展示我們的優先事項和策略。最終,我們尋找合作夥伴,與那些正在解決這些挑戰的人攜手,並謹慎評估我們的角色……我們還投資於創新,確保它們滿足小農的需求,例如,通過回應低收入國家對更好的數據和建模的需求,以預測氣候事件。」

超級富豪破壞民主政治?

05:26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為馬斯克清除障礙?

《紐約時報》記者達斯表示,這位科技億萬富翁(指比爾‧蓋茨)的議程主要集中在「全球公共衞生」,包括根除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和全球發展等領域。近年來,他也開始關注清潔能源和氣候變化,儘管這些項目與他的基金會工作是分開的,但鑑於他的高知名度和億萬財富,他的行動仍可能間接產生政治影響。 

然而,施瓦布警告說,蓋茨仍然是一個「高度關注自身財富增長的私人投資者」。這名作者指出:「當他與川普或其他領導人對話時,他必然會考慮自己的私人財富和利益,同時也要考慮蓋茨基金會的利益,而該基金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納稅人的資助。」

施瓦布補充道:「以蓋茨基金會為例,蓋茨最引以為傲的一個項目是位於瑞士的疫苗採購機制——但這個項目的大部分資金都來自納稅人。」蓋茨基金會支持的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在日內瓦發布的記錄顯示,在2021年至2025年期間,該項目90%的資金來自各國政府。

與此同時,蓋茨通過政府合同與政治決策者保持聯繫,並通過政治捐款影響政策,例如,據報導,他向川普的競選對手賀錦麗(Kamala Harris)捐贈了5000萬美元。

「多年來,蓋茨讓極端財富在民主制度中的作用變得正常化和合法化,特別是在美國政治中。當然,像馬斯克這樣的人可能代表了一種新的進化模式,是這種寡頭統治(oligarchy)的一種新形式,但我認為他們仍然屬於同一個故事。」施瓦布總結道: 「我認為,如今像馬斯克這樣的男性,正是站在了蓋茨的肩膀上。」

 

本文最初發表於2025年2月2日,更新於2025年2月8日。

© 2025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