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美國嚴格?日半導體出口限制使中國憂心
2023年5月2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日本經濟產業省週二(5月23日)宣佈,對23種晶片製造設備的出口限制措施,最快今年7月23日生效。中國商務部批評,此舉是「對出口管制措施的濫用,是對自由貿易和國際經貿規則的嚴重背離」,要求日本「立即糾正錯誤做法」,且中方「保留採取措施的權利」。
日本今年3月底公佈出口管制措施的初步版本,範圍涵蓋了涉及半導體製造的6大類設備,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尼康(Nikon)等企業的產品都將受影響。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4月曾發佈聲明,批評日本「干涉全球貿易自由化、扭曲供需關係」,並呼籲中國政府「果斷採取措施予以應對」。該協會主張日本管制範圍太廣泛,「遠超國際通行的管制物項清單」,而且「表述模糊,可能影響成熟工業供應鏈」。
此前,荷蘭也祭出類似管制令;據傳美國、日本跟荷蘭達成了協議,欲聯手限制中國取得先進半導體設備的管道。4月,中國政府要求美日荷三國澄清此協議是否為真,並呼籲世界貿易組織(WTO)關切此事。
比美國更嚴格?
英國《金融時報》23日報導指出,中國半導體業者擔心日本的出口管制範圍廣泛,可能連汽車、洗衣機用的較低階晶片生產都會受到衝擊。一位不願具名的中國業界高管說,他看過預計實施的規範細則後,認為「日本的出口管制對中國來說,會比美國去年的制裁更令人憂慮」。
一名跟晶片廠商往來密切的中國官員說,荷蘭半導體業者艾司摩爾(ASML)只會有先進晶片製造設備受到限制,但日本公司受到的管制範圍更為廣泛。ASML相關人士表示:「日本政府的意思是,他們會要求所有產品都要獲得許可,而許可會不會獲批準是個問題……日本人走得比我們更遠。」
據報導,美國去年10月管制的設備涉及14、16奈米或更精密的製程,日本的規範則涵蓋浸潤式微影(Immersion Lithography)器材用、較基礎的45奈米製程。
不過,有日本官員表示,很難光憑晶片規格來評斷哪一種規範更嚴格,因為企業雖然須經過審核程序,但還是有機會取得出口許可。此外,儘管美國的措施是直指中國,但日本管制的地理範圍更廣。
28奈米以上、技術已經成熟的製程,對中國來說是回應美國管制的重要策略;中國最大半導體廠商中芯國際(SMIC)被美國列入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之後,近期正在建設4座新工廠,增加低階晶片的生產。中國政府也提供資金與政策支持本土設備供應商,但中國仍高度仰賴進口的晶片製造設備,因此曾希望能透過韓國或日本的技術來替代美國。
日本或成產業佈局要地
中國上週日(21日) 宣佈禁購美國半導體公司美光(Micron),有分析指,短期內美光的競爭對手可能獲益,但長遠而言,半導體業整體都會面臨更多不確定性,而且三星、海力士、鎧俠等日韓企業身為美國盟友,不太可能不顧美國壓力、藉機在中國擴張。
七國集團(G7)日前在日本廣島舉行峰會,強調對中國要尋求「去風險化」(de-risk),在供應鏈方面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隨著歐美對中國疑慮加深,各國紛紛尋求供應鏈多元化。《華爾街日報》23日分析,日本可能因此成為各國的佈局要地。例如美光上週便宣佈,將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在日投資36億美元,發展新一代的記憶體晶片製程。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8日還會見了全球半導體巨頭的高管,希望強化日本半導體產業競爭力,英特爾(Intel)執行長格爾辛格(Patrick Gelsinger)、台積電(TSMC)董事長劉德音,還有三星(Samsung)、美光、IBM、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等企業高層皆有到場。
今年初,日媒《日刊工業新聞》報導稱,台積電將在日本熊本建立第2座晶片廠,總投資預計超過1兆日圓。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5月赴日時,雖未提及新投資案具體規劃,但稱「日本政府針對強化半導體生態系統所採取的措施令人印象深刻」,期待繼續與日本合作。
韓國的三星電子也在與日本政府協調補貼措施。路透社18日引述知情者說法稱,日本給三星的補貼可能達到150億日圓,協助三星在東京附近設廠。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