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民主嚇走烏坎投資商?

2013年2月15日

「由於烏坎事件的發生,到現在很多投資商不敢再到烏坎來投資置業」,烏坎新村委會的困難,被置換為「民主困境」引發爭議。

WUKAN, China - More than 1,000 residents protest corruption involving a local Communist leader during a rally in the village of Wukan in Lufeng,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on Dec. 13, 2011. (Kyodo)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廣東烏坎村村委會遇到困難,被冠以"烏坎民主遭遇困境"標題的報導和討論,大量出現在中國網路空間,引起了社會各方對於基層民主的爭議。

烏坎村於2011年9月開始爆發維權活動。由於前村委會領導人長期專權,腐敗叢生,村務不透明,土地被變賣,村民代表在過去兩年十多次上訪未果,三四千人於9月21日聚集在陸豐市政府大樓與派出所,與警方激烈衝突。村民成立自治委員會,並透過境外媒體發布訊息,發表不惜以武力誓死捍衛民主權利的決心。堅持三個月之後,12月20日,廣東當局未能像過去那樣對群體事件進行武力鎮壓,而是和村民進行了談判,承認了村民的權利訴求。2012年3月,烏坎村民一人一票選舉出新的村委會。

烏坎事件受到全世界的關注,既成功阻止當局暴力對待群體性事件的維穩慣性,又順利實現了真正的選舉民主,被認為是中國底層民眾維權歷史的里程碑。

上海東方衛視對烏坎民主周年進行了回訪,發現新的村委會面對很多困難,一籌莫展。被非法土地未能全部收回,收回來的也沒有帶來新的收益。報導說,"由於烏坎事件的發生,到現在很多投資商不敢再到烏坎來投資置業","之前回收回來的幾千畝土地到底是轉讓還是租賃,到現在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想法,村委會就沒有辦法在土地上獲得任何的收入,而村民更是沒有在土地上拿到一分錢的回報"。

更讓人感到驚訝的是,當初領導村民勇敢維權、被視為民主英雄的林祖鑾,當選新的村委會主任一年之後,情緒沮喪,後悔當初捲入維權活動。別的新村委會領導也顯得一籌莫展。林祖鑾希望有能力的年輕人接手。

林祖鑾:從鬥志昂揚到情緒沮喪圖片來源: dapd

民主不適合中國?

烏坎新村委會的困難,在東方衛視的報導及網路討論中,被置換為"民主困境",得到廣泛的討論。被認為是"五毛黨代表"的網民 @染香評論說,"烏坎搞民主自治,結果村民的收益反而不如從前,這說明了什麼問題?這讓我想起,中國的文革是中國歷史上最民主的十年,整個國家搞得一團糟。現在的烏坎民主自治,其實就是文革時光返照,注定以失敗收場,絕對不會比台灣更好!" 網民@胡楊林717說: "早在烏坎事件進行時我就預見到了這局面,民主不是萬能的。"

上海學者呂新雨發表評論認為,"烏坎的實質是資本下鄉掠地,土地資本化,被媒體炒作成為民主問題,掩蓋了真正的問題。村委會不具備解決這個問題的能力。城市(鎮)化的普世發展道路,才是根源。"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處長彭澎發表分析稱,"民主選舉出來的領導集體,可能沒有太多的村務經驗,也就是說,他可能是好人,但不一定是能人,雖然自治我們不能放任不管,我們有關黨政部門還要給他們具體的指導"。他的意見被網民認為暗示呼籲威權體制下的能人治理。

民主不適還是民主不足?圖片來源: dapd

基層民主如何完善?

也有人對東方衛視的報導提出質疑。廣東中山大學學者郭巍青說,這樣的描述似乎想要說明,"還是要依賴強權與資本聯手才能規劃經營土地並獲益,(這是)非常悲催的現實?"

媒體評論人何滿認為:"財產不自由,枉論民主自由;局部民主,枉論真正自由"。網民@張羽魔法書指出,"烏坎只是局部樣板,放在非民主的大格局下它能怎樣?一個健康人放在傳染病人群裡?能健康多久?"

網民@故宮何處的微博則認為,"造成烏坎今日困境的並不是民主制度!而是過往的腐敗和貪瀆,以及舊有的制度與傳統!烏坎的困境無疑在提醒我們改變的迫切,攤子不能再爛下去了!否則,代價更大!"

曾赴現場觀察烏坎村維權的北京新啟蒙公民參與立法研究中心負責人熊偉發表分析稱,烏坎民主實踐陷入困境,主因是村委會未能做好村務公開制度,又未能讓村民代表會議發揮監督作用,他呼籲村民應充分發揮一人一票選舉產生的逾百名村民代表的作用,完善權力制衡的村民自治機制。

作者:張平

責編:任琛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