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氣候變化致全球熱浪滾滾?中國華北最受傷!

文山 綜合報導
2018年8月1日

今夏,多國受到嚴重的高溫乾旱天氣困擾。科學家認為,全球氣候變化導致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的幾率上升。中國華北平原甚至將不再適合人類生存。這氣候變化與極端天氣之間的關聯,究竟是如何被證實的呢?

Bildergalerie Hitzewelle in Europa Italien
有科學家認為,歐洲反常的酷暑與氣候變化之間存在聯繫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ROPI/Piaggesi/Fotogramma

(德國之聲中文網) 德國多地的氣溫創下了歷史新高,一些城市甚至出現了39度以上的高溫天氣。在北歐國家瑞典,則出現了通常只會在南歐國家發生的森林大火。波羅的海南岸地區則因海水溫度過高而出現了藻類爆發式生長的狀況。席捲幾乎整個歐洲的反常熱浪,是否由全球氣候變化所引起?

科學家認為,兩者之間必有關聯。荷蘭皇家氣象局專家、世界天氣歸因組織(WWA)成員范‧奧爾登伯格(Geert Jan van Oldenborgh)指出,歐洲當前熱浪的發生幾率,已經因氣候變化而翻了一倍。

概率運算

以前,科學家很難為單獨的氣象事件找到具體的原因。畢竟,能夠導致極端高溫、極端降雨、風暴發生的因素實在太多了。然而,隨著超級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氣象模型越來越精確,科學家想在已經能夠計算出氣候變化對某一氣象事件發生幾率的影響。就像醫學界計算吸煙與癌症之間的關聯那樣,氣象學家如今也能計算氣候變化與極端天氣之間的關係。牛津大學環境變化研究所的專家、世界天氣歸因組織成員奧托(Friederike Otto)說:"吸煙絕對不是導致癌症的唯一因素,但是它會提高得癌症的幾率。"

科學家主要使用兩套氣候模型來計算氣候變化與天氣之間的關聯。第一套模型模擬了我們當前所處的氣候環境,另一套則構建了一個沒有人類活動產生溫室氣體的氣候環境。除此之外,其他輸入變量都完全相同。簡而言之,兩套模型之間的唯一區別就是全球氣候變化。

通過比對兩套模型的運算結果,科學家就能分析氣候變化所造成影響。世界天氣歸因組織利用這一方法計算得出,氣候變化導致去年肆虐墨西哥灣的颶風"哈維"的發生幾率提高到了3倍,而去年南歐地區極端高溫天氣的發生幾率更是翻了4倍。但是,也有一些極端天氣與氣候變化之間的關聯不顯著,比如2014年巴西聖保羅地區的乾旱。

經驗不再管用

世界天氣歸因組織使用了芬蘭、丹麥、愛爾蘭、荷蘭、挪威、瑞典的7個氣象台的歷史數據(可回溯到19世紀早期)以及當前數據。科學家將這些數據輸入了上述兩套模型,並比對各自的計算結果。他們發現,在當前氣候條件下,今年夏天哥本哈根的熱浪出現幾率大約是7年一遇;而在撇除了人類溫室氣體的影響後,其出現幾率則降低為35年一遇。奧托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指出:"可以認為,氣候變化讓哥本哈根極端天氣的幾率翻了10倍。"

當然,並非所有地方受氣候變化的影響都如此顯著。按照兩套模型的比對結果,歐洲今年夏天熱浪的發生幾率,平均而言翻了2倍。

對於科學家而言,氣候變化就是一組抽象的數字,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全球平均氣溫的升幅。然而,對於普通公眾而言,全球平均氣溫並無法被直接感知,他們的直觀感受通常是極端降雨、極端高溫、極端乾旱、風暴等。法國氣候與環境科學實驗室的專家沃塔(Robert Vautard)對德國之聲表示,用具體案例來說明氣候變化之影響,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在瞭解氣候變化的情況下,才能做好相應的準備。

2003年夏天席捲法國的熱浪曾造成1.5萬人死亡。此後,法國政府制訂了應急預案,以應對極端高溫天氣及其相關的公共衞生風險。然而,科學家擔心,這套預案如今已經過時。沃塔說:"我們的基礎設施以及公共衞生預案都是基於我們所經歷過的熱浪或降雨天氣。但是,我們必須要明白,如今的氣候並非我們所曾經經歷過的,今後更會完全不同。"

一些政界人物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上周,英國多地的氣溫突破了30度,一些國會議員呼籲英國政府制訂戰略來保護民眾--尤其是老年人免受熱浪的威脅。他們擔心,到2050年,因高溫天氣而死的人數會翻3倍。

50年後華北平原不再宜居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一支科研團隊更是在本周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到了2100年,在人口密集、農業發達的中國華北平原,夏季的高溫天氣將對戶外勞作的人群構成生命威脅。研究指出,4億人口的華北平原將是因氣候變暖而面臨生命危險最為嚴重的地區。團隊負責人埃爾塔希爾(Elfatih Eltahir)對路透社表示,氣候變化將提高熱浪的強度,這意味著當地的人類生存都將成問題。

研究報告指出,在超過35攝氏度濕球溫度的高溫高濕環境下,人類在無保護情況下無法在戶外存活6小時。高濕環境會阻止汗液蒸發,影響人的散熱機能,最終導致器官衰竭。研究者通過氣候模型預測,除非大幅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否則,在2070年至2100年間,華北平原的致死性高溫高濕天氣將會出現多次。

世界衞生組織則預測,2030年到2050年間,氣候變化所導致的極端高溫將會導致全球每年死亡人數新增3.8萬人。

埃爾塔希爾指出,沒有足夠經濟實力享用空調的窮人--比如農民--將會面臨非常困難的局面。另一項研究顯示,目前,亞洲、非洲、拉美地區共有約11億人缺乏空調、冰箱等現代家電來應對氣溫升高的威脅。

科學家一致認為,今後,極端高溫天氣會越來越多,也會越來越猛烈。澳洲墨尔本大學的氣候學者安德魯‧金(Andrew King)對德國之聲表示,即便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2度以內,2003年席捲歐洲的熱浪仍會在大多數年份發生。

2015年底,全球197個國家簽署了《巴黎氣候協定》,力爭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1.5~2攝氏度之間。但是,各國至今並沒有採取足夠的具體措施來達成這一目標。按照當前的發展趨勢,全球升溫幅度將遠遠超過2度。

科學家警告,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各地的天氣將更不穩定,也將更難以預測。在一些地區,旱災與洪災將交替出現,地區之間的天氣差異也將非常顯著。牛津大學的奧托指出,這會導致更加難以為氣候變化做好準備:"氣候變化的最危險之處在於,我們並不習慣於去適應各種變化。這將會非常困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