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沒人願意招惹中國」

2014年2月6日

媒體報導稱,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在最近接受採訪時將中國比作納粹德國。一向對歷史比較敏感的德國媒體紛紛關注這一話題。

Scarborough Inseln im Südchinesischen Meer
中菲爭議島嶼,中國稱黃岩島,菲律賓稱帕納塔格礁(Kulumpol ng Panatag)圖片來源: NASA

(德國之聲中文網)2014年是"世界大戰紀念之年":一戰開戰100周年,二戰開戰75周年。偏偏在這一年裡,政治人物們似乎都喜歡用世界大戰的歷史來對現實政治進行比較,最近的例子是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媒體報導稱,他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將中國的南中國海政策與納粹德國相提並論,並警告國際社會不要重蹈"綏靖政策"的錯誤。德國《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對此評論稱:
"人們大可以認為,這樣的比較根本是無稽之談。但是這位總統此番表態的重點顯然並不在於進行精確的歷史類比,而是為了最大可能地博取媒體注意力。因為菲律賓長期以來都在尋求國際社會支持,以求將與中國之間圍繞南中國海島嶼岩礁未有定論的主權問題交給聯合國法庭裁決。儘管美國對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爭端的方式表示基本認可,但迄今為止國外對此的反應異常克制。
"理由很顯然:沒人願意招惹在主權問題上尤其敏感的中國。即便是與中國同樣存在領土爭端、且反抗最為激烈的越南,都沒能下決心支持菲律賓訴諸法庭的要求。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ISEAS)的斯托萊(Ian Storey)表示,'我想,有些國家的部分人可能正在暗中為菲律賓人鼓掌叫好 。'但是,由於菲律賓已經自己向國際法庭上訴,其他國家公開站在馬尼拉身後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他們大可以坐等海牙的法官們作出裁決。"

2012年4月,菲律賓民眾抗議中國制定漁業法加強控制南中國海圖片來源: dapd

"中國把鄰居趕入美國懷抱"

而該報的另一篇短評則指出,儘管大家對於各種各樣的"歷史對比"是否貼切意見不一,但是"有一種令人不適的想法會在人們頭腦中逐漸產生,那就是東亞和東南亞正在醞釀發酵的事情,令地區參與者們想起了一戰和二戰的情景。簡短來說:中國作為大國尋求實現自身利益,日益利用軍事手段來保護其經濟實力,這些事情會引發其它國家,尤其是鄰國不斷增加的焦慮感。對於他們而言,中國的崛起並不是世界上最為和平的事件,他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把美國視為保護力量。其實中國應該並不會願意把鄰居們都趕入美國的懷抱。但最後效果卻是如此。令人沮喪的是,許多人都用一種近似宿命論的方式認定大規模衝突在所難免 。"

中美角力 南中國海爭議難解

德國《世界報》(die Welt)也發表文章報導了"中國與納粹德國對比"的話題。作者首先提到,阿基諾總統已經對自己發言所引起的爭議表示遺憾。但即便如此,南中國海主權爭議卻不會就此了結。

南中國海是21世紀的巴爾干?圖片來源: DW

"東南亞已經成為大國的地緣政治棋盤,尤其是美國和中國。美國總統歐巴馬儘管沒能參加上一次的東協峰會,以致在亞洲明顯失分,但華盛頓最近卻在南中國海的領土糾紛中站在了中國的小鄰居們--越南和菲律賓的一邊:美國當局宣佈是'挑釁性並具有潛在危險的'。

"澳洲前总理陸克文(Kevin Rudd)也認為這一衝突極其危險。他在《外交政策》雜誌(Foreign Policy)上表示:'這是東亞地區不同尋常的時刻。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領土訴求爭議所導致的緊張局勢讓這一地區越來越像100年前巴爾干半島在21世紀的新版本--一個漂在海上的炸藥桶。'"

摘編:石濤

責編:樂然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