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沒有醫保的在德生活

2013年5月3日

在德國,數十萬人沒有醫療保險。沒有醫保,看病就成了問題。現在德國醫學協會要求政府在此有所作為,更慷慨地對待沒有醫保的患者。

Ärztin Petra Tiarks-Jungk (M) gibt am 05.12.2011 im Gesundsheitsamt in Frankfurt am Main einer Frau (r), die unerkannt bleiben will, eine Packung mit Hustensaft. Tiarks-Jungk hilft im Rahmen der «Humanitären Sprechstunde» im Frankfurter Gesundheitsamt Menschen ohne Krankenversicherung. Meist sind es Illegale, Obdachlose, Sinti und Roma, Migranten, aber auch Deutsche ohne Versicherungsschutz sind darunter. Foto: Frank Rumpenhorst dpa/lhe (zu dpa-Korr «Leben ohne Krankenversicherung» vom 20.08.2012) +++(c) dpa - Bildfunk+++
Humanitären Sprechstunde Krankenversorgung ohne Krankenversicherung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起初桑托斯(Mariana Santos)以為疼痛忍一忍就過去了,結果差點喪命於此。因為沒有德國醫療保險,這位來自巴西的女孩在卡爾斯魯厄請求急救治療時,遭到拒絕。她說:"我沒有醫療保險,需要現金支付400歐元的急救費用,但我手頭根本沒有那麼多錢。"

桑托斯只好打計程車去了醫院,結果到了醫院問題變得更棘手。"檢查費400歐元,治療費300歐元,藥物費400歐元--全部需要預付。"儘管巴西女孩疼痛難忍,幾乎不能走路,她還是未能就醫。她不得已離開了醫院,差一點就丟了命。

誰來為患者買單?

桑托斯的經歷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反映了一個並不罕見的問題。儘管在緊急情況下,沒有醫保醫生也有責任進行急救(費用會在日後轉嫁給社會部門),但究竟如何才算"緊急情況 ",人們常常看法不一。特別是當醫療機構遇到沒有醫保的外國人時,擔心沒人為治療買單,而拒絕為其看病。

誰來為無保患者買單?圖片來源: Fotolia/PhotographyByMK

除此之外,還存在是否向移民局報告患者訊息的問題。德國法律曾規定,當醫生遇到非法移民的患者時,必須通知有關部門。該法規在2009年得到修改,改動後醫生有了自行裁斷權,可以更好地履行醫生的保密責任。但修改後的法律並未對保密責任的外延做出規定,也沒有提到改動是否涉及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

怕被驅逐出境,寧可不去看病

目前,德國醫學協會職業道德委員會呼籲政府,更慷慨地對待沒有醫療保險的患者。"作為外國移民,因為沒有醫療保險或者害怕被驅逐出境,而拖著不去看病,這種情況不應該發生",醫學協會的人權專員克萊沃(Ulrich Clever)在本周四柏林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參與醫學協會職業道德委員會該問題討論的克朗斯(Tanja Krones)建議,由政府支付需要保密身份的患者的治療費用,"像一些北歐國家一樣,使用匿名的醫療證書"。重要的事,讓看病和被驅逐出境不再掛鉤。

據職業道德委員會估計,德國目前有20萬-60萬人沒有任何醫療保險。他們中有被下達驅逐令的、尋求政治避難被拒絕的、無國籍的,還有跟著父母居無定所的兒童。另外還有一些人來自同屬歐盟的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在工地上或在家政業非法務工。

慈善組織無法填補全部空白

儘管目前很多德國城市都有類似於"醫務網路"(Medinetz)或"馬爾特澤移民醫療"(Malteser Migranten Medizin)等針對無保人群,提供匿名、免費治療的組織,但根據以往的經驗,沒有醫保的病人往往要猶豫很久才去看病。"一般要等到咳嗽發展成肺炎、小病拖成重症時才來看病",德國馬爾特澤醫療的瓦爾夫(Klaus Walraf)遺憾地說。

柏林馬爾特澤移民醫療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馬爾特澤醫療受慈善捐贈,在過去12年中進行了7萬餘次治療,成功地幫助了一些被社會邊緣化的人群,也填補了德國醫療體系的一大空白。然而慈善醫療機構遠不能滿足全部社會需求。由於援助機構幾乎都把工作重心放在大城市,那些農村務工的非法移民得到醫療幫助的機會並不大,而只能轉求標準的醫療服務。

面對非法移民尷尬複雜的處境,難免會有恐懼和後顧之憂,人權專員克萊沃表示,"這種情況下,管理程序上和心理情緒上的因素也都交織在一起",很多醫生都感到不堪精神上和財務上的重負。"這也確實影響醫生像期望中一樣,有條理地、盈利地開診所"。克萊沃觀察發現,很多診所都採取設法擺脫無保外國移民的做法。

本可逃脫死神魔掌


前面提到桑托斯的例子--急症下就醫被拒,醫學協會認為這僅是個例外。巴西女孩在發病兩天後飛回自己家鄉,在那裡的醫院被診斷為急性膀胱感染,炎症已經蔓延至腎髒。"這非常危險,如果再晚一天,一切不堪設想",目前在波昂從事記者工作的桑托斯回想道。


並非所有人都有這樣的運氣。人權專員克萊沃是德國弗賴堡的一名婦科醫生,他講述了一位來自馬其頓女子的經歷。該患者患有宮頸癌,本來有治癒的可能,但沒有人願意為這位非法移民提供治療。身為一名醫生,卻未能幫助這位女子逃脫死神魔掌--這段經歷也促使克萊沃醫生大力地呼籲德國當局,本著人道主義精神保障無保人群的看病權利。

作者:Alois Berger 編譯:萬方

責編:洪沙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