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21109 Botschaftstour

2010年1月19日

在德國首都尚未遷往柏林之前,工作和生活在波昂的外交人員及他們的家屬大約有6千人左右。他們中的大部分住在波昂的高級住宅區-巴特戈德斯貝格(Bad Godesberg)。在巴特戈德斯貝格有"別墅區"之稱的城區中,每隔兩、三家就住著一家與國際外交事務有關的家庭。1999年,當首都大舉搬遷柏林的時候,許多外交人員對萊茵河畔這個優雅、舒適的小城依依不捨。有些大使館繼續留駐波昂,直到多年以後才遷往柏林。現在,漫步原先的使館區成為波昂的一個觀光熱點。

波昂的前喀麥隆大使館圖片來源: Jürgen Hube

"請看那邊,又是一個空旗桿,那是從前加納大使館的館址;還有沿著這條街過去的拐角處,是剛果大使館,它的對面是中國大使館的文化處。"如今,光禿禿的旗桿成了巴特戈德斯貝格前使館區的路標。有些人去樓空的大使館,面牆上的顏色已經剝落,院子裡雜草叢生。還有一些上世紀20年代初建造的別墅,現在已重新被整修一新。

Die Botschaft von Sierra LeoneDie Botschaft von Sierra Leone
前塞拉利昂使館圖片來源: Jürgen Hube

德國遷都柏林的工程浩大,所費不貲,令不少非洲窮國望而卻步,只好暫時留在波昂的巴特戈德斯貝格。去年,非洲駐波昂的最後一個使館塞拉利昂也正式撤館搬去了柏林。熟悉巴特戈德斯貝格歷史掌故的波昂城市導游萬澤爾介紹說:"那幢白色大樓是從前沙烏地阿拉伯的文化處;我們剛才經過的是不久前搬走的卡達大使館;這片紅磚房舍原先是泰國大使館,最近剛剛脫手。"

泰國大使館舊址已荒蕪多年,現在終於以低價拋售。萬澤爾表示:"從房地產市場的角度來說,大使館房舍是最難賣的,波昂至今還有24座乏人問津的老舊大使館。"

這些大使館不僅已經破舊荒廢,進行買賣交易的談判過程也繁冗複雜。萬澤爾懊惱地指出,有些舊址還不許人參觀:"其中有兩三個使館最棘手,例如位於巴特戈德斯貝格中心地區的前中國大使館。80年代,中國特地從國內運來了寶塔式屋頂及飛簷碧瓦,建起一座美輪美奐的中國建築形式的大使館。我們直接或經由第三者以及通過波昂市政府提出參觀申請,希望至少能准許我們進入大使館的亭院裡看看。使館裡現在還住著3個人,一個負責打掃院子,另外兩個修剪花草。但是我們連院子都不準進。"

Innere der ehemaligen syrischen Botschaft in BonnInnere der ehemaligen syrischen Botschaft in Bonn
前敘利亞大使館圖片來源: Axel Hausberg

此外,前土耳其大使館也謝絕波昂旅遊局組織的"大使館參觀團"入內參觀。使館整個建築物已破舊不堪,但土耳其方面顯然並不在意,也不打算出售。其它國家使館雖然想方設法地尋求買主,但是徒勞無功,比如南非共和國,無論他們怎麼想方設法,房子就是脫不了手。

而伊朗大使館舊址更是聲名狼藉:外牆上藍色的花飾圖案早已退色,房屋內部全部發黴,整個狀況令人掩鼻退避。萬澤爾說道:"據我所知,基於安全理由現在誰也不準進去了。整個房子已經搖搖欲墜,正有如歐洲與伊朗的外交關係一樣。所以我的看法是,等房子一垮,問題就自動解決了。"

還有些大使館出於政治原因而空置在那兒,再也沒人過問,例如前南斯拉夫大使館。如今南斯拉夫已經不存在,德國外交部有責任同後繼國家商討這一房地產問題的解決方案。這是一場曠日持久,耗時費力的拉鋸戰,各方至今無法達成一致,其實並不令人意外。

索馬利亞和伊拉克大使館的情況也大同小異,都是衰敗國家的房產,在德國沒有合適的談判代表,只得任由房屋變成廢墟。不同的是敘利亞大使館:它有時開放訪客參觀,使館內部仍然金碧輝煌,陳設華麗,散發著中東特有的神秘氛圍。龐大壯觀的前俄羅斯大使館,現在則改變為具有多重功能的總領事館。

前法國大使館圖片來源: Hausberg

波昂的許多前大使館當中,如今有不少變成了醫生診所或律師事務所。而那座有如銅牆鐵壁,戒備森嚴的前以色列大使館,現在屬於一家電腦軟體公司所有;再如當年的韓國大使館,後來改建成了萊茵河畔的一家高級養老院。

這就是波昂前使館區如今的演變情況,是在其它城市少見的一種特殊景觀,因此成了旅遊波昂頗有看頭的一大特色。

作者:Cornelia Rabitz/楊家華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