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蒂拯救德國隊 克林希誓言變謊言?
2005年9月8日
「波爾蒂讓德國隊看上去顯得很強大。」這是賽後德國媒體對德國隊周三晚上在不萊梅4比2擊敗南非國家隊的第一反應。德國和南非恰好是2006年和2010年世界盃的東道主,不過看起來兩個東道主目前都陷入了空前的煩惱中。
南非隊在上周末1比3輸掉了對辛巴威的比賽之後,已經喪失了進軍2006年世界盃的資格,而德國隊的運氣也好不到哪裡去,在輸掉了對斯洛伐克的比賽之後,克林斯曼陷入了空前的信任危機。幾乎是作為豪賭,對南非的比賽,克林斯曼一口氣派上了4名年輕球員:19歲的左邊後衛揚森,中後衛欣基維奇,20歲的後衛莫特薩克和21歲的前衛施威因斯泰格,如果不算上35歲的萊曼的話,德國隊的首發球員平均年齡只有22.9歲。四名先發後衛的平均年齡則只有20.75歲,創造了近10年德國隊A級比賽後防線年齡的新低。
年輕球員為德國隊帶來了活力,但是防守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周三晚上的比賽,儼然又讓人回到了幾個月前的聯合會杯:對手肆意踐踏著德國隊的後防線,而波多爾斯基則不知疲倦的一次又一次的洞穿對手的球門。
賽前勒夫就表示德國隊不會改變現有的攻擊型打法來換取後防的穩定,事實也證明教練組確實沒把德國媒體對後防瘋狂的批評當作一回事,莫特薩克繼續著對斯洛伐克時的低級表演,以把對方前鋒摔倒在禁區裡為樂趣,再次送給了對手一個點球。德國隊第二個丟球則是德國隊三名後衛的集體演出:莫特薩克啟動慢被對方打了身後,奧沃莫耶拉把解圍變成了給對手的助攻,而欣基維奇則忘記了在禁區內的盯人……
胡特被打入冷宮,莫特薩克就開始其糟糕的表演,沃恩斯也表明如今的他已經並不值得信賴,欣基維奇也不可能在短期內成長為又一個梅策爾德。幾乎每場比賽,德國隊的後防線總有一名球員會表現失常,這是年輕的代價,也是克林斯曼重攻輕守戰術的必然結果。克林斯曼說,這支德國隊的目標是為了獲得2006年的世界盃。
不過現在應該沒有人會再相信克林斯曼的誓言,如果還有人認為這樣的後防線能保證德國隊像90年一樣舉起世界盃的話,實在是對馬特烏斯、佈雷默等老一代球員能力最大的侮辱。克林斯曼還可以等拉姆,梅策爾德,但是球隊的主導思想不改變,巴拉剋期待的「不丟球的比賽」就難以保證,更何況無休止的輪換已經讓幾乎所有的人失去了耐心。
讓克林斯曼改變目前德國隊442的陣型不太現實,「雙後腰」的打法必然會使得球隊的攻擊力受損,因此對中場動手術的可能性不大,比較切實可行的辦法是3後衛平行站位的基礎上增加一名拖後中衛,儘管這種戰術打法在德甲中並不常見,但是針對德國後衛普遍重心高,速度慢的弱點,應該是相當行之有效的。再有就是對現有人員的合理配置,代斯勒加施維因斯泰格的組合就是一把雙刃劍,遇到弱隊的時候自然威力無窮,但是打強隊卻使得兩個邊路破綻百出,在「攻」和「攻守平衡」之間,克林斯曼必須作出正確的抉擇。
如果不是波多爾斯基的帽子戲法,德國隊估計連「看上去很美」都做不到,圖片報的標題稱:「克林斯,永遠不要讓波爾蒂做替補。」踢球者更把這場比賽稱為一場「波爾蒂秀」,3個進球和一次助攻,波多爾斯基在這場比賽中的表現幾乎是完美的,人們很難要求這名年輕人做得更多。再看看波多爾斯基的總成績單:17場國家隊比賽,10個進球,這多少讓最近12場比賽只打進了3球的庫蘭伊汗顏。
「王子」正逐步的成長為國王,德國電視一台ARD的數據顯示,全場比賽波多爾斯基觸球39次,射門5次,對抗成功率高達53%。身披國家隊20號球衣的波多爾斯基最青睞的號碼是11號,那是他以前在青年隊的號碼,不過因為其優異的表現,在科隆他也已經披上了10號戰袍。
儘管轉會拜仁的消息被德國媒體炒得沸沸揚揚,但是波多爾斯基表示並沒有收到過慕尼黑人的正式邀請,他認為這兩年自己的首要任務是踢球,不應該被太多的事情所幹擾。「我希望能在世界盃上替德國隊打比賽,不管是主力也好,替補也好。」波多爾斯基表示。但是年輕的波爾蒂還有另外一個心願,就是在世界盃時能得到6張球票,那麼自己一家人包括阿姨Irene都能到現場為自己加油助威了。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