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法律波蘭

波蘭到底向不向德國引渡北溪嫌疑人?

Jacek Lepiarz
2025年10月13日

兩周前,一名被指控爆破了北溪管道的烏克蘭男子在波蘭被捕,發出跨境逮捕令的德國當局正試圖引渡該嫌疑人。然而,波蘭政界的廣泛共識是:不管合不合法,炸了北溪的英雄不應該被懲罰。親歐派總理圖斯克現在到底能怎麼辦?

Dänemark | Ostsee | Leck in Nord Stream Pipeline
圖片來源: Danish Defense Ministry/Xinhu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北溪管道爆炸案嫌疑人、現年46歲的烏克蘭男子弗拉基米爾(Volodymyr Z.)已經在9月30日於波蘭被捕。當時,德國聯邦總檢察署向波蘭方面轉發了國際逮捕令。幾天前,華沙地方法院將這名嫌疑人的審前拘留期限延長四十天至11月9日。德國方面正在尋求引渡該男子。

這讓波蘭總理圖斯克陷入了兩難境地。儘管德波關係常常處於緊張狀態,柏林依然是圖斯克領導的中左翼政府的重要戰略夥伴。波蘭上一屆的右翼政府曾經連續數年公然違反歐盟法律,如今,曾任歐洲理事會主席的圖斯克希望能呈現波蘭法治運轉良好的局面。

但另一方面,波蘭國內也存在一個幾乎所有黨派都認同的共識:摧毀北溪管道----不管合不合法----符合波蘭的利益,襲擊者應該得到表彰而不是懲罰。

圖斯克一直被右翼人士指責過於親德。圖為今年5月初,梅爾茨剛剛就任德國總理就立刻趕赴華沙與圖斯克會晤圖片來源: Kacper Pempel/REUTERS

圖斯克左右為難

弗拉基米爾被捕後,圖斯克在強調引渡問題上需保持司法獨立性的同時,也毫不掩飾自己反對引渡的立場。他在社媒發帖稱,北溪管道的問題不在於被炸毀,而在於當初被建造。圖斯克10月7日在會晤到訪的立陶宛總理魯吉涅內(Inga Ruginiene)時就說:「起訴這名公民或將他引渡到其他國家,這當然不符合波蘭的利益,也不符合正義感。」

圖斯克的親信、波蘭情報部門協調部長謝莫尼亞克(Tomasz Siemoniak)認為,檢察署的任務是「說服法庭,將弗拉基米爾引渡到德國不是一個好主意」。謝莫尼亞克強調,該嫌疑人與北溪管道爆炸案有關聯的證據本身之可信度也值得懷疑。

相比波蘭的右翼,中左翼的圖斯克立場更加傾向歐盟,也更加親近德國。也因此,他正被右翼人士指責為「德國代理人」。就在10月11日,華沙舉行的反對非法移民之示威集會上,反對派領導人、曾任右翼政府總理的卡欽斯基(Jarosław Kaczyński)指責圖斯克試圖在波蘭建立「德國保護國」。右翼人士巴基斯基(Robert Bąkiewicz)則稱圖斯克是「德國的僕人」,認為「德意志帝國和俄羅斯一樣危險」。右翼陣營如今也抓住弗拉基米爾引渡案大做文章,上屆政府的副外長雅布隆斯基(Paweł Jabłoński)警告說,圖斯克想將被捕的烏克蘭嫌疑人引渡到德國,這會導致弗拉基米爾在德國受到政治迫害,「任何在德國攻擊德俄聯盟的人都會被視作敵人。」

北溪管道項目早在二十年前啟動時,就被波蘭視為眼中釘。起初,波蘭擔心的是會損失一筆不菲的天然氣過境費。後來,隨著俄烏地緣政治形勢的不斷緊張,波蘭也開始擔憂西歐國家依賴俄羅斯能源會讓普丁更加有恃無恐。2006年,時任波蘭國防部長西柯爾斯基(Radosław Sikorski)將北溪管道比作1939年的蘇德條約,蘇聯和納粹德國正是依照該條約在二戰全面爆發後瓜分波蘭,並且將波羅的海三國劃入蘇聯勢力範圍。

波蘭主動起訴?

針對弗拉基米爾的逮捕令,實際上早在2024年就已發出。當時,弗拉基米爾在波蘭暴露了行蹤。但是波蘭方面在收到德國檢察機關轉發的國際逮捕令時,卻連續幾天用各種理由予以無視。這使得該男子得以從波蘭跨越歐盟外部邊境回到烏克蘭。邊防部門拍攝的照片後來顯示,他顯然乘坐的是一名烏克蘭大使館武官的汽車。圖斯克當時就點評說,應該道歉並且閉嘴的是當初那些推進了北溪管道項目的德國政客。

目前,尚不清楚弗拉基米爾為何又再次來到了波蘭。波蘭媒體現在問道:為什麼偏偏是現在才實施抓捕?根據波蘭新聞網站OKO.press的分析,圖斯克此舉是為了展現與德國合作的意願,因為華沙方面也需要德國以及其他西歐國家也執行由波蘭發出的國際逮捕令。

OKO.press還分析認為,波蘭如今擺脫兩難局面的方法也許是主動對嫌疑人弗拉基米爾發起訴訟,因為波蘭本身也在對北溪管道爆炸案開展司法調查。「如果在波蘭對他提出指控,他將在波蘭法庭上應訴。」

保守派智庫雅蓋隆斯基俱樂部(Klub Jagielloński)認為,德國的引渡請求對圖斯克來說是一個機會。「拒絕引渡請求,圖斯克可以一舉兩得:他可以向柏林展示他的強硬立場,並加強他在與烏克蘭的談判中的地位,」雅蓋隆斯基俱樂部的分析指出:這樣,圖斯克就可以駁斥右翼反對派對他過於親德的指控。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