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漢堡峰會:中德貿易代表坦言問題

安露2006年9月15日

中歐貿易額在過去二十五年中翻了二十番,去年突破了兩千億歐元大關,目前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國。雙方的目標是在2010年使貿易額達到三千億歐元。漢堡峰會的討論給人的總體印象是,雙方都很坦誠,但在相互理解方面存在很多困難。

這幾天,漢堡成了「漢人的堡」圖片來源: AP

如此高速的發展不免伴隨問題和摩擦,這對於參加漢堡峰會與會的中國和歐洲代表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中國代表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是,歐盟何時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歐盟議會外貿委員會主席克雷斯波毫不掩飾在這一問題上最大的問題是什麼--中國何時獲得自由市場經濟地位關鍵要看中國何時滿足相關的條件。

對歐洲來說最重要的是智慧財產權保護,也就是打擊偽造行為;另一個令進軍中國市場的西方公司大傷腦筋的是強制技術轉讓,有人甚至稱之為訛詐,「你要想進入中國市場就要先交出技術」,克雷斯波說。中國德國商會執行總經理魯玉堂女士的表態則要外交的多,她稱之為與中國做生意的「小問題之一」,「在有些領域,中國對德國企業沒有開放到一個市場經濟應當達到的程度,總體來說對德國企業十分重要的是,如果它要在中國開展業務,在技術轉讓方面應該擁有完全的自決權,而且他們也應當進入所有的行業,而中國還沒有到百分之百的做到這一點。」

反過來又如何呢?如果中國公司試圖在西方立足,他們又面臨怎樣的困難呢?中國政協副主席前上海市長徐匡迪談到了三個困難,其中一個是歐洲的工會,他說:「你們知道,在中國工會是企業領導的朋友,而在歐洲雙方則處於對抗狀態,每年他們都要進行勞資談判,對中國的決策者來說,這十分困難。因為他們是共產黨員,他們不能同工會作鬥爭,他們是代表工人階級的。」另外兩個困難是,歐洲的法律過於複雜而且稅率過高。

漢堡峰會的討論給人的總體印象是,雙方都很坦誠,但在相互理解方面存在很多困難。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傅成玉這樣解釋西方企業的抱怨,他認為,抱怨究其原因來自兩方面,第一方面西方企業對中國的情況不熟悉,他們按照西方工作的環境(標準)到中國來工作就會產生困難;另一方面在於,國內的改革還沒有到位,正在逐步改變自己。他認為在改變過程當中的時候中外雙方應該互相適應諒解,抱怨解決不了問題,放棄也不是明智的選擇,因為中國的市場是全世界的市場,而不光是對中國企業的。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