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澤林視點:世界貨幣 - 元

Frank Sieren2015年2月5日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歐元疲軟和美國重債迫使北京要比原計劃更快地讓元成為世界貨幣

China Yuan Währung Geld
圖片來源: Frederic Brown/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一種世界新貨幣的形成,道路漫長。不過,有時也會快於預期。在未引起公眾特別關注的情況下,中國貨幣元—通常稱作人民幣—目前已超過加元和澳元,成為國際上第5位最重要支付手段,僅次於日元、英鎊、歐元和美元。所有銀行均經其履行國際支付業務的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公佈了這一消息。

不過,元在全球支付總額中的比重只有2%;美元則為44%。也就是說,兩者間的差距極大。然而,如果看一下元的市場份額的增長速度,其涵義便大不相同。2014年,元支付量的增長超過100%,所有其他貨幣的支付量總共只增加了4%多一點兒。中國外貿的25%已使用元結算。對元的地位上升的最大障礙是,它不能自由兌換,還沒有獨立,仍與美元這一國際主導貨幣掛鉤,匯率活動空間窄小。

元應有多自由?

倘北京要確保元繼續快速發展,就必須創造出一個經濟、財政環境,使元可以逐步自由化。李克強總理正為此作出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大的努力。在讓元成為世界貨幣的道路上,北京面臨兩難境地。一方面,一種世界貨幣只有在能自由兌換的情況下方可稱為世界貨幣。另一方面,這一來,中國的貨幣及其經濟就容易受到國際金融業權力游戲的制約。一旦元可以自由兌換,國際金融業就能夠通過突然大規模買進、賣出,對北京的政治戰略作出反應。

本文作者圖片來源: Frank Sieren

2008/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再清楚不過地顯示了,不看國際金融市場的臉色吃飯有何等好處!因此,極可能,元永遠都不會象美元那麼自由。同樣非常可能的是,元有朝一日會成為與美元平起平坐的支付手段。甚至有可能,就像上世紀中葉美元取代英鎊一樣,元取美元而代之,成為全球主導貨幣。因為,在傳統上,全球最大經濟體的貨幣便是世界貨幣。以購買力計算,中國在經濟上已超越美國,但若比較中美兩國的人均收入,便很清楚,元尚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的人均收入為6800美元,美國是53000美元。

控制越來越松

北京現在採取了大步驟,讓元成熟起來。2009年起,中國政府允許國際貿易業務也以人民幣結算。此外,中國央行允許外國銀行在嚴格條件下以元為經營手段。2010年,尤其推進了在香港金融中心的人民幣業務擴建,同時允許企業提供元貸款。除中國企業外,麥當勞當時是首批外國企業中的一個,向市場投放那個俗稱的「點心債券」,為中國業務籌集新鮮資本。主要由於利息高,以在香港膾炙人口的廣式點心命名的這一在債券尤其受到投資人的青睞。短短5年內,該債券在香港特區的價值便從3150億元增加到了9440億元。

許多德國企業也以這一手段籌措資金。從2013年7月起,國際康采恩的中國分公司還被許可將元收入作為貸款匯往海外。去年11月起,外國企業可以在相互之間以及在同中國的子公司之間自由轉匯資金,而無須接受過境資本流通管控。包括倫敦和法蘭克福在內,全球共有9個證交所目前已從中國獲得許可證,設置元的離岸交易中心。這一來,亞洲的投資人也獲得進入歐洲資本市場的直接通道。未來,企業還可在世界上的另外11個城市以元為其商品付賬。

前景:元排在美元和歐元之前?

在新建的上海自貿區,人們也在做著加強元的地位的實驗,看看在自由兌換狀態下,元會如何發展。不過,中國不止是要在上海,而且還要在亞洲建立起元貨幣區。各競爭貨幣的弱勢減輕了元的扶持工程的難度。由於美聯準印製鈔票過多,美元是一種在遠景上將被淘空的貨幣。多年來,中國就一直是美國的最大債權人。歐元則由於北、南成員國在經濟上的巨大矛盾而遭到削弱。也就是說,美元和歐元這兩種貨幣都有著在未來數年繼續使之削弱的問題。正如在先指出的那樣,這使元的發展變得容易。不過,對中國而言也將出現的那種不安全性同時也迫使北京快馬加鞭,讓元比計劃更快地走出國際主導貨幣的下風區。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20年來在中國生活)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