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林視點:多餘的小峰會
2020年6月2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周一(6月22日)舉行的歐中峰會所得不多。此次會議是2020年一系列歐中高端會議的一部分,因新冠瘟疫,推遲了3個月,且只能以影片方式舉行。中國政府總理李克強、歐盟理事會常任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之間的會談超過6個小時,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也參與了部分磋商。
中國官方電視台事後報導稱,"合作遠大於競爭";米歇爾表示,"進入中國,與中國合作,是機會也是一種必要。"也就是說,雙方都在做出努力,避免新麻煩。而且,雙方畢竟還達成一致,加強研製新冠病毒疫苗的合作、完成雙邊投資協議的談判工作。不過,這不會容易。
無共同結束聲明
視訊會議結束後,馮‧德萊恩在中方對話夥伴不在場的情況下對媒體強調指出,"我們仍有一種不平衡的貿易和投資關係"。雙方爭議的焦點包括歐盟企業受到的市場準入不公平待遇和中國的新冠危機應對。中方則認為自己也受到不公平對待,例如:多年來,歐洲在華投資的數量遠超中國在歐洲的投資;歐盟一再幹涉中國內政,香港便為一例。因此,此次視訊會議最後連一份共同聲明或意向聲明都沒有,便不足怪了。
有一點很明顯:歐盟的"中國年"進展情況不同於布魯塞爾的期待。原定9月份在萊比錫舉行的標誌其高峰的大型峰會亦被推遲。新冠危機不僅給歐元區帶來了數十年來最大的經濟挑戰,而且也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凸顯了歐洲已如何倚賴中國。北京也已多次挑明了這一點,強調指出,歐盟迄今是中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但今年首季,這一地位已由東協國家接過。
有利於亞洲的力量位移
很明顯,北京相信,這一狀況暫時不會改變。亞洲諸國會比歐盟更快走出新冠危機陰影;年內就將簽署亞洲多國自貿協定。這一力量位移不會使布魯塞爾和北京談判了6年的歐中雙邊投資協議的工作變得容易。
下周起擔任今年下半年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希望9月能簽署該協議。畢竟,她已將對華關係作為她這半年的首要外交任務。
馮‧德萊恩要求,如果行的話,必須在初秋就呈交成熟到能簽署的草案。不過,為此,北京必須願意承擔"實質性責任",所涉及者包括強迫技術轉讓問題上的透明性;或者,對中國企業提供導致市場競爭扭曲的補貼。
北京有自己的優先項目
此次小型影片峰會表明,北京並不因布魯塞爾有此願望便立即加快速度。中國政府的優先考慮重點乃是穩定本國經濟和就業。也正因此,北京再一次將其在巴黎協議框架內的氣候保護目標往後挪位,歐盟夥伴們已對此表不滿。僅今年頭一個季度,中國批准新建的煤電站數量就相當於去年全年的數量。曾高調宣稱的排放交易體系也繼續被擱置。在中國,新冠危機過後的核心問題:環保人士擔心,無法達到氣候保護目標;經濟計劃者們則害怕,更嚴的環境措施會進一步放緩疲弱的經濟增速。而眼下,經濟計劃人士更有發言權。
去年,對歐元區內攸關國計民生企業的併購條件大為嚴格,這一情況同樣也使目前的談判更不容易。此外,就在數天前,歐委會對地址不在中國,但仍得到國家補貼的企業首次頒征懲罰性關稅,--此次是中國國家建築材料集團公司的兩家埃及子公司。這一施壓手段是否奏效,未來幾周當會顯示。布魯塞爾的希望:一旦獲補貼產品不再能進入歐洲市場,北京的"一帶一路"項目計劃人士便必須在很大規模上重新算計,因為,歐洲是這個亦以"新絲綢之路"聞名巨大基礎設施倡議內的最重要市場之一。
歐洲害怕來自中國的併購
上周三,歐委會還公佈了《防範外國企業不公平競爭白皮書》,增加了外資對歐洲企業併購的困難程度。新冠危機過後,眾多深受打擊的歐洲企業對同中國夥伴談判併購持較前更開放的態度。在白皮書中雖未點明中國,但在2008/2009國際金融危機期間,正是得到國家補貼的中國企業在歐洲大規模併購。
當時,布魯塞爾不願或無法認清其後果,即:中國在歐洲的政治活動空間也會由此增大。這一次,做法要不一樣了。歐盟競爭事務委員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明確指出,"在今天這樣的緊密交織的世界經濟中,此類外國補貼會擾亂歐盟內部市場,損害公平競爭條件。"
北京打時間牌
的確,中國在歐盟的投資早已回落。2018年,投資總額180億歐元,2019年只有120億,相當於2013的水準。反過來,越來越多的歐洲企業在華投資。2018年,僅德國就為其在中國的新生產基地投資了900億歐元。根據歐洲駐華商會的一份新研究報告,十之九的歐洲企業表示,無意將投資轉至其它國家。問題在於:若哪家歐洲康采恩在中國生產、銷售,對歐洲經濟則幾乎沒有效果,不會為之創造出就業機會、帶來稅收。
北京會繼續試圖尤其以國與國方式擴大它在歐洲的影響,這一點是清楚的。因為,歐盟越不能以一種聲音說話,中國便越不必對布魯塞爾"相向而行"。而打時間牌,到目前為止收效甚佳。像匈牙利和希臘,但也有義大利這樣的七國集團成員,已和北京打得火熱。而新冠危機提供了一個正中下懷的機會,再放緩一些滿足布魯塞爾願望的速度。
本文作者20多年來生活在北京。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